«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14034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小知识]中国老话大全1 |
中国老话大全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
阅读全文(195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