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cto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公告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
统计 |
blog名称:宁静致远 日志总数:2340 评论数量:2658 留言数量:88 访问次数:17554805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1日 |
| 
|
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计算机应用]AMD处理器的频率表识为何要用PR值? |
AMD处理器的频率表识为何要用PR值? 在奔腾3时代,Intel和AMD你争我夺,在CPU主频上相互追赶。Intel曾受制于.18μm和奔腾3设计思想的制约,在1GHz止步不前。随着基于Net Burst架构的奔腾4代CPU的发布,Intel再次确立了自己在个人电脑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过去根据各种软件测试的结果,1.4GHz的Athlon XP往往在实际性能上不输于Pentium 4 1.6GHz。 也就是说,Intel为了追求频率上的领先,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运算效率。但这种“性能”过于抽象,AMD必须通过直观数据吸引更多用户,何况目前其CPU市场份额仍远低于Intel,而.13的Athlon以及新一代的Hammer处理器仍须假以时日方能面向市场。也许有的朋友还记得,在“奔腾”时代,CPU市场呈Intel, AMD,Cyrix三足鼎立之势。Cyrix的芯片设计独特,常规应用性能不在Intel Pentium之下,但频率始终低于Intel。于是Cyrix采用PR法标示自己的CPU,将133MHz的芯片标以PR166出售,暗示其性能相当于166MHz Pentium。其策略确实赢得了一些个人用户,但终于败在Intel手下。现在AMD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并且选择了老路:Intel通过牺牲芯片效率实现了高主频,AMD便采用PR法标示自己的产品。 AMD第一次推出K7以及Athlon的时候,均采用的是真实频率标称,例如1G的Athlon的运行频率就是1000MHz。但现在的AthlonXP处理器却不在采用这样的算法,如XP1600+处理器并非有些朋友认为的1.6G,它的实际工作频率是1.4G左右。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AMD放弃了真实频率标称,而又改用PR值来标称XP处理器?原来最早采用Willamette核心的P4处理器由于技术的原因,加上只有256KB的二级缓存,P4 1.7G的CPU在性能上甚至还不如AMD的Athlon1.2G。加上一些非专业用户长期存在选购上的误区,所以都认为更高频率的P4处理器应该会带来更好的性能。加上Intel的宣传优势以及P4处理器频率的节节提升,Pentium4处理器的销售自然比较乐观,相反性能不俗的AMD反被人们渐渐遗忘。为了和Intel的高主频处理器对抗以及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AMD在后面推出的AthlonXP处理器中开始采用了“真实性能标称”的做法,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CPU PR值。切记:频率不代表一切 在评价一款CPU的好坏时,不能只盯住它的工作频率不放,相反的,你应该综合考虑CPU的时钟频率,IPC数值,以及产品的核心架构特点,这样才能使你得出最合理的答案。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个CPU的产品系列,它们分别对应着各个级别的目标市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Pentium 4, Celeron, Celeron D, Pentium M, Athlon XP, Athlon 64, Athlon FX,或者Sempron。intel的Pentium系列(除Pentium M外)和Celeron系列产品均使用了比AMD的Athlons与Sempron系列产品更多级数的流水线,这就使其能够在运行频率上超过竞争对手。而Pentium M的流水线级数则与Athlon和empron相当。 最终决定你购买哪款CPU产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既不是产品的主频有多高也不是核心的架构有多好,而应当是你的实际需要。你应当根据自己的主要程序应用来选择一款适合你的CPU。切记,主频并不代表一切!
|
阅读全文(295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