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图书馆的OCP项目主旨是为学生、教师及研究者提供在线的馆藏资源,以主题为线创建数字资源。他们认为一些居于主导地位的图书馆(如Cornell,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the Library of Congress)都仅仅是因为馆藏在那里(比如在同一个资源集合中、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个书架上......)而进行数字化的,这虽然能节省选择成本,但从用户角度看,并不是一个好的数字资源库。他们的立足点是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从各种资源中选取相关的资源进行数字化。
在我的理解中,比如哈佛大学图书馆选择了“妇女是如何走上工作的”这一主题,则不管是书、期刊、图片,只要与此主题有关,都数字化,而不是仅仅数字化图片或书。
那反过来说,我们做抗日战争的主题,则不管是书、电影、图片、手稿、书信、年画等等都要选择出来数字化,而不仅仅是图片啰。进一步想,数字馆藏也会有一个馆藏增加的流程在里面,即同一主题的数字馆藏也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而不是发布出去就完事了。这是个好的思路
2005年六月份的DLib杂志公布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计划Open Collections Program ,与我们要做的项目从立足点上说很相似,只不过我们没有像他们那样把项目的定位确定得很明确。
背景资料先放在这儿,以后再细看。
Title: $5M to Harvard for Open Collections , Library Journal, 03630277, 9/1/2004, Vol. 129, Issue 14
Two Harvard alumni have given $5 million to support the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