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楼头]鲁迅《故事新编》(听“名家解读名著”讲座的笔记) |
明蓝 发表于 2005/11/3 13:23:40 |
《故事新编》把古代的神话传说加以演绎,改编后传达鲁迅自己的思维。
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对中国的认识,并注入了他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故事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笑资料,先驱者的努力成了故事,湮灭了其真实的价值。中国人是戏剧的看客,每一个国人都是看与被看的对象。真实的努力与奋斗被淡化了。
《奔月》是对后羿射日后会怎么样的思考,即英雄的业绩完成后会怎么样?鲁迅的回答:内在是精神倦怠,外在则是被人遗忘,反映出先驱者的无奈??
《补天》把神奇的事(人所敬畏的天)全部颠覆掉了,让人由不得生出一种悲凉来。
《夏禹》高级助手都是平民的形象,写其治水成功后的遭遇。他成了统治的工具,而他自己也被异化了。
《非攻》墨子体现了一切为民请命者最终的命运。
《铸剑》复仇以后会怎么样呢?复仇后是刻骨的悲凉,而且这样的尴尬还会继续下去。这一篇鲁迅把矛头指向了自身的信仰,他是主张复仇的。
《故事新编》共8篇,5篇写于1935年,是鲁迅面临死亡、内忧多患的情况下,但这些小说写得从容、幽默而洒脱。鲁迅认为自己《呐喊》《药》等写得不够从容不迫,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小说是《孔乙己》。
作为小说家的鲁迅,从呐喊、彷徨开始,终于故事新编。鲁迅在心理上有一种内在的紧张,但又要求艺术上显得从容不迫,这很难处理。
中国近现代小说更多的是受到了史书的影响,而《故事新编》更多的是受到神话的影响。
作为小说家的鲁迅与作为杂文家的鲁迅是不一样的,不能对鲁迅进行绝对化,他是永远的批判者,永远边缘化,永远痛苦,永远孤独。鲁迅的杂文只抓一点,不计其余,但对鲁迅的理解如果强化了某一方面,也就遮蔽了另一方面。
鲁迅认为婚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临死前曾对冯雪峰说:革命胜利后我第一个要逃跑。
鲁迅只提问,不提供具体方子,他的价值就在于批判,你也可以说是他的局限,任何的价值也都是有局限的,是个人取向的不同。是的,选择了一条路也就放弃了其他的千万条路。鲁迅的弱点或许是整个中华文化本身的局限,中国的知识分子两个问题:正视现实的勇气不够,创造力不够。
|
|
回复:鲁迅《故事新编》(听“名家解读名著”讲座的笔记) |
简单(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4/14 20:45:35 | 以下引用转校生(游客)在2006-2-26 14:58:24的评论:
谢了,借我一用这是什么啊
|
|
回复:鲁迅《故事新编》(听“名家解读名著”讲座的笔记) |
转校生(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2/26 14:58:24 | 谢了,借我一用
|
|
回复:鲁迅《故事新编》(听“名家解读名著”讲座的笔记) |
侵日华军(游客)发表评论于2005/12/8 13:39:17 | 他临死前曾对冯雪峰说:革命胜利后我第一个要逃跑。
这句话是鲁迅对哪一个冯雪峰说的呢!他除了说让他去扫马路外还说过这话?请问一下出处!谢谢!
|
|
回复:鲁迅《故事新编》(听“名家解读名著”讲座的笔记) |
mnbvgb(游客)发表评论于2005/11/23 21:12:47 | 很好!~~~~~~~~~~
|
|
» 1 »
|
.: 公告
我的分类:“春雨楼头”是平时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虑,不涉及专业。“平芜尽处”是专业上的所想所惑,不局限于任何主题,day after day主要是英文学习方面的。从2007年8月份起,专业上的内容都放到“图林茶”中去了,这里只写专业以外的东东啰:)。
|
|
«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blog名称:花生壳 日志总数:450 评论数量:771 留言数量:6 访问次数:7279806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4日 |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