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November 2025»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公告
歌手TOP 周杰伦 花儿乐队 王心凌 孙燕姿 水木年华 梁静茹 潘玮柏 南拳妈妈 周笔畅 五月天 迪克牛仔 张靓颖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心情故事 靓图欣赏 文章精粹 落梅若雪 水晶的花瓣 东方雪狐 风雨中女子 绝爱二十四小时 恋爱大感觉 时尚美眉2008 月光轻吟 亮剑苍穹 时尚2008 风中的女子 东方1001 司徒小玲 1001玫瑰 好1001BLOG 卧谈经典 小雯BLOG

Blog信息
blog名称:小玉儿BLOG
日志总数:130
评论数量:62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320295
建立时间:2005年10月15日




[红颜玉儿的文字]南海撞机谜底——中国版EP-3震惊世界[图]
政法军事

西门玉儿 发表于 2005/11/3 12:50:27

南海撞机谜底——中国版EP-3震惊世界本图全部来自网络,若有泄密请删除!看美国版EP-3电子侦察机就可推测中国最新研制的电子侦察机的大致水平!当然,这肯定不是盗版的,而是与空警-2000和平衡木一样,是中国人的争气机之一下面就来图解EP-3,看咱们的最新机机水平!====================================================================美国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  一、 作战任务   美EP-3E电子侦察机主要任务是独自或与其他飞机一起在国际空域执行飞行任务,为飞行方队的司令官提供有关敌方军事力量战术态势的实时信息。在公海海域为己方人员提供相关情报,机组人员可以通过对情报数据的分析,确定侦察区域的战术环境,并将相关信息尽快传送到上级领导机关,以便各级决策者可以针对关键性的进展情况做出决策。   二、 发展概况   美EP-3E电子侦察机共有两种型号,分别由10架P-3A、2架P-3B和12架P-3C反潜巡逻机改装而成。P-3“奥利安”(Orion)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在“伊列克特拉”型客机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反潜巡逻机。该机的主要用途是在海上遂行反潜、巡逻和侦察任务。该机于1957年开始设计,1958年8月试飞,1959年11月25日电子系统试验机YP-3A试飞。1961年4月以后交付使用。该机采用悬臂式下单翼翼上发动机短舱式布局。P-3的主要型别有:P-3A,最初的生产型,装有4台T-56A-10W涡桨发动机,共生产160架;P-3B,用T56-A-14涡桨发动机和改进的电子设备,已交付144架;P-3C,安装“埃钮”系统的新型号,1969年服役,当年就向美国海军交付279架;还向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出口68架。该机后来还发展有若干个型别。  1969年,美国军队出现了第一架EP-3侦察机,即EP-3E(Aries)Ⅰ型电子侦察机。白羊座Aries是AIRBORNE RECON NAISSANCEINTEGRATED ELECTRONICS SUITE的缩写,意为空中侦察综合电子套件。EP-3E(Aries)Ⅰ是美国海军为了取代原有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EC-121(Constel-Olation)电子侦察几,将10架P-3A和2架P-3B反潜巡逻装上电子侦察设备改装而成的。其中侦察设备装在后段机上、下突出的整流罩内,前机身下方有一个圆盘型雷达天线整流罩。  8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又将 12架P-3C型反潜巡逻机改装为EP-3E(Aries)Ⅱ型电子侦察机,以取代早期改装的EP-3E(Aries)Ⅰ型。首架测试型EP-3E(Aries)Ⅱ型电子侦察机完工于1988年11月,序号为156507,于1990年7月在美国的帕特森河海军测试中心进行试飞工作。首架量产型EP-3E(Aries)Ⅱ型电子侦察机,序号为157320,于1991年6月29日交付美国海军使用。  日本自卫队拥有的EP-3型电子侦察机,是日本川崎重工用美国海军的P-3C改装而成的。1990年10月该机进行了第一次试飞,第一批2架飞机分别于1991年3月和10月交付日本自卫队服役。据称,由于美中军用飞机相撞事故,害怕我对美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的机载设备进行调查和拆卸分析,日本防卫厅4月6日已经开始着手对自卫队使用的一部分密码装置进行更改。研究更改的装置和设备与美军使用的机载设备相同,包括“敌我识别装置”以及为了将所侦察到的信息资料供各部队共同利用而进行加密的资料收发通讯系统等等,甚至考虑更换整个装置。  三、 基地部署   美国目前只有12架EP-3E(Aries)型飞机,分别部署在西班牙、关岛以及美国本土的佛罗里达等地,其作战序列号分别为156507、156511、156514、156517、156519、156528、156529、157316、157318、157320、157325及157326。分别服役于美国海军驻关岛基地的VQ-1特种航空侦察中队和驻西班牙洛塔基地的VQ-2特种航空侦察中队。这次侦察机是从冲绳美军基地出发的美国海军VQ-1电子战中队的PR-32号飞机。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8巡逻大队VQ-1,基地位于美国华盛顿州Whidbey岛,1955年6月日组建成立,飞机型号为EP-3E信号情报飞机(包括作战序列号156507、156511、156517及157318)和UP-3A通信支援飞机。除了部署在Whidbey岛基地以外,VQ-1也在关岛(Misawa)空军基地长驻,并自1992年7月以来一直在海湾地区保持军事存在。  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地中海巡逻大队VQ-2,基地位于西班牙NAF罗塔,1955年9月1日组建成立,飞机型号为EP-3E信号情报飞机(包括作战序列号157320、157325以及157326)和P-3C通信支援飞机。除了部署在西班牙罗塔基地以外,VQ-2也在克利特岛的索达湾基地长驻,另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作战序号为157325的飞机在1995年5月重返VQ-2。  根据里歇尔森收集到的6架飞飞行中队的年度活动记录(现停在中国的这架EP-3侦察机也包括在内),仅1996年这一年,这个中队就出动了1319架次,从目标国家的陆地、海上、飞机上搜集到了2911个“具有战术意义”的信号,并察觉出72艘“不友好”的潜艇。   四、 主要特点  美EP-3E电子侦察机是美国海军唯一的一种陆基信号情报侦察机,由美国洛特希德飞机公司制造。它是一种涡轮螺旋桨飞机,配备有4个T56-A-14引擎,体积较大,因而隐蔽性也较差。体积与波音737客机相近,翼展宽约30米,长32米,内置24个座位,其最高飞行高度可达8230米,续航时间为12小时,续航能力为3000海里,最高时速为每小时761千米,重约28吨,最大载重量约为64吨。飞行成本为每飞行小时耗资2100美元。装有名为“LINK11”数据链系统以及名为AN/AYK-14的中央计算机,配备了尖端的电子信息拦截系统,它可以探测并追踪雷达、无线电以及其他电子通讯信号。侦察机利用传感器、接受器和碟型卫星电线,可以对很大一片范围进行电子信息的监听,可从740千米(460英里)外的地方截获雷达和其他通讯信号。  据英国简氏周刊记者Paul Beaver称,在海南陵水机场降落的美国海军VQ-1电子战中队的PR-32号飞机极有可能经过一次最新的重要改装升级。升级计划被称为“传感器系统改进计划”(SSIP)。Paul Beaver认为,经过升级后的EP-3E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电子侦察机,是真正的‘皇冠上的宝石’。这架飞机仍然具有重要的情报价值。因为新的改装为本来就很先进的E-P3E新增了三个关键系统,它们是:  1、故事讲述者(Story Teller—系统代号,以下同):新升级的数据比较、相关分析和报告系统,可通过间谍卫星传送重要数据。  2、故事书籍(Story Book):改进后的信号搜索、整合和利用系统,可以将信号电子侦察数据与通讯数据中心链接,包括与北约组织的通讯链接。  3、 经典故事(Story Classic):通讯监听系统,具有搜寻、截获低频信号的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经“传感器系统改进计划”升级后的EP-3E可与美军其他侦察平台与战斗平台进行直接、实时的连接,连接对象有美国空军的E-3空中预警机和其他飞机、海军的潜艇等。  五、 体系结构   1、外部结构  (1)在机身前部下方的大型、可收回的雷达天线屏蔽器,安装了飞机独特的“Big Look”天线,旋转接受器可以从360度获取飞机周围的电子信号。  (2)机身上方的顶部凸起物(upper canoe faring),安装了一些信号接受器和发射器。  (3)机身下方的腹部凸起物(ventral canoe faring),也安装了特殊天线。  (4)外部天线放置在机身后部及脊骨部分。  (5)尾部锥形物安装了电子设备。  (6)头锥体。  (7)EP-3飞机正在用更先进的接受机、通信、信号处理系统和计算机显示器进行更新。  2、内部结构  (1)可视观测工作站 Visual observation station  (2)可供两人同时操作的导航舱Possible two man navigation console  (3)可供五人同时操作的通信情报机舱Five man COMINT console  (4)机载卫生间Possible toilet/washroom  (5)机组人员休息室Possible crew rest area  (6)飞行甲板Flightdeck  (7)飞机指挥工作站Possible aircraft commander’s station  (8)未经确认的工作站Unidentified workstation  (9)人工ELINT工作站Manual ELINT 〔electronic intelligence〕workstation  (10)低波段信号收集工作站Low-band signal collection workstation  (11)高波段信号分析工作站High-land signal analysis workstation  (12)Big Look操作工作站Big Look, operator workstation  (13)ELINT监视工作站ELINT supervisor’s workstation  (14)电子战协调工作站EW〔electronic warfare〕co-ordinator’s work-station  (15)通信情报监视/收集主管工作站COMINT supervisor/collection director’s workstation  (16)逃生出口(左口舷)Overwing escape hatch(port and starboard)  (17)主机舱入口Mission entry door  (18)通信情报工作站COMINT workstation  (19)走廊Possible galley  美EP-3E电子侦察机中未经确认的工作站位于飞机主机舱头部,由一位飞行维护技术人员负责。人工电子信号情报工作站(ELINT)位于电子支援(ES)舱头部,后者位于飞机主机舱中部。ELINT操作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信号情报分析、接受器控制,当飞机上的骨干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时,该工作站将作为电子支援雷达的主要操作平台。低波段信号收集工作站位于人工电子信号情报工作站的旁边,其任务包括早期预警、飞行高度测定以及收集气象雷达发送的信息。高波段分析工作站位于低波段信号收集工作站的旁边,其职责包括对高波段雷达发射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到中央计算机系统。Big Look操作工作站位于高波段分析工作站的旁边,职责包括管理EP-3E AN/APS-134(V)雷达及飞机的远程ES接受装置并对新接受的信号进行评估。ELINT监视工作站位于Big Look操作工作站的旁边,正如其名称描述的那样,负责对ES机舱进行监视。电子战(EW)协调工作站:位于ELINT监视工作站的旁边,主要职责包括将收集到的人工电子信号情报以及通信和情报数据集中起来并传输给非机载用户。通信情报(COMINT)特殊任务监视/收集主管工作站:位于电子战协调工作站的旁边,主要职责包括对飞机的通信情报进行管理。通信情报机舱位于飞机右舷主机舱尾部,可为5名操作员提供住宿条件,职责为收集、分析以及整编通信情报。主机舱尾部还可为第6名操作员提供操作空间。  六、 主要设备   就任务设备而言,EP-3E飞机安装的各种机载系统可以被分为ES传感器(ESS)、特殊/ES普通分系统(SESCSS)以及特殊工作站传感器(SSS)。这其中,SSS系统与COMINT功能紧密相联。  就外部设备而言,飞机的“白羊2”平台装有OE-320方向寻的天线组、一部大型腹侧天线屏蔽器(安装有OE-319 Big Look天线),外部机翼下面以及机身尾部安装有刀片型天线组,飞机翼尖装有AN/ALR-76ES系统天线,飞机尾翼下部装有有线航空天线。  AN/ALD-9(V);是一种双通道通信波段寻的器,该寻的器以比特分割处理技术为基础并安装有及刀型天线接受组。  AN/ALR-76:是一种自动的雷达波段ES系统,设计用于探测、跟踪、确认、分类以及定位雷达发射器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向其母平台提供威胁预警。这一基线系统包括两套接受装置(每套装置由4个螺旋状天线组成),两个多波段(包括一个宽波段和一个窄波段)接受器以及一个信号比较装置。作为一种威胁预警装置,ALR-76可以发出音频警告并对机载发射系统进行控制。该装置的控制校正处理器可以对脉冲载荷进行实时监控,其内存总量为448000个单词。装置总重量为61千克。  AN/ALR-81(V)是一种由微处理器控制的ELINT接受装置,其调谐器噪音小,集成度高,具有高分辨率的音频及视频显示功能,多模式微米波探测功能,几进行程序控制的搜集、扫描以及寻的功能,安装有一个或多个集成AS-135天线接受器(每个接受器包括寻的及微米探测天线)以及显示屏。频率覆盖范围为0.5-40吉赫,天线面积为0.48×0.61平方米,天线功率为+4-+31 dBi,天线方位角为1.6-75度。  AN/APS-134(V)为I-band(9.5-10吉赫亚波段)海上侦察雷达。最早设计用于反潜艇作战工具,可以在公海上探测到敌方潜艇。APS-134(V)是一种脉冲压缩雷达,安装有快速扫描天线及数字处理系统。该装置具有三种操作模式,A、B以及C。其中,A模式用于在海上对小型目标进行搜索,搜索范围限于59千米以内,其扫描率为150rpm,脉冲重复频率为2000pulses/s。B模式用于范围大至278千米的海上侦察,其扫描率及脉冲重复频率分别为40rpm及500pulses/s。C模式也用于278千米以内的海上侦察,其扫描率仅为6rpm,但精度较高。传输频率为9.5-10吉赫(A及B模式)、9.6-9.9吉赫(C模式),功率输出为500瓦(平均),500千瓦(最高),天线方位角为2.4度,4度(最高),使用方式垂直。  AN/AYK-14为空中普通用途计算机。AYK-14数据控制计算机是美国海军的标准机载计算机,可进行程序控制,依据其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据称可以安装多达16张输入输出(I/O)卡,其中5张卡属于智能卡,安装有机载控制装置。该装置还拥有插入式高速集成处理器,可使其处理速度增加三倍,并显著增加其内存。   AN/ULQ-16(V)2为脉冲分析器,可以进行人工或自动控制,用于接受任何微波接受器产生的视频输出信号。该分析器主要设计用于机载飞机使用,包括6种操作模式,分别是自动分析、人工计时、人工清除以及人工自测等。ULQ-16(V)通过菜单进行操作,各种模式均可进行实时显示。  Link 11为高/超高(HF/UHF)频率数据链,又称为战术数字情报链(TADIL),Link 11是北约内部通用的标准密码数字链,适用于舰船和飞机。信息传输时使用30比特的数据形式,其中包括24比特的密码和6比特的错误探测编码。频率为2-30兆赫(高频),225-400兆赫(超高频),覆盖范围为46千米(超高频),557千米(高频),速度为1364bps/44.75桢/秒或2250bps/75桢/秒。  OE-319为监视天线系统,设计用于与AN/ALQ-110 Big Look雷达分析系统共同使用,OE-319是一种1.8×3.7米的机械扫描天线,可以接受0.3至18吉赫饿的频率信号,并在0.3至10吉赫波段之内进行传输。该装置具有全部和分段扫描功能,而且方位角可灵活变化。另外它还可与ALQ-108敌友确认干扰器配合使用。  OE-320为寻的天线组,据称可覆盖0.5至2GHz以及2至18GHz的频段,OE-320 DF天线组由直径为60厘米的天线组成,该天线能够以200rpm的速度进行扫描,并对任何信号进行主动或是人工寻的。 南海撞机谜底——中国版EP-3震惊世界本图全部来自网络,若有泄密请删除!看美国版EP-3电子侦察机就可推测中国最新研制的电子侦察机的大致水平!当然,这肯定不是盗版的,而是与空警-2000和平衡木一样,是中国人的争气机之一下面就来图解EP-3,看咱们的最新机机水平!====================================================================美国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  一、 作战任务   美EP-3E电子侦察机主要任务是独自或与其他飞机一起在国际空域执行飞行任务,为飞行方队的司令官提供有关敌方军事力量战术态势的实时信息。在公海海域为己方人员提供相关情报,机组人员可以通过对情报数据的分析,确定侦察区域的战术环境,并将相关信息尽快传送到上级领导机关,以便各级决策者可以针对关键性的进展情况做出决策。   二、 发展概况   美EP-3E电子侦察机共有两种型号,分别由10架P-3A、2架P-3B和12架P-3C反潜巡逻机改装而成。P-3“奥利安”(Orion)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在“伊列克特拉”型客机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反潜巡逻机。该机的主要用途是在海上遂行反潜、巡逻和侦察任务。该机于1957年开始设计,1958年8月试飞,1959年11月25日电子系统试验机YP-3A试飞。1961年4月以后交付使用。该机采用悬臂式下单翼翼上发动机短舱式布局。P-3的主要型别有:P-3A,最初的生产型,装有4台T-56A-10W涡桨发动机,共生产160架;P-3B,用T56-A-14涡桨发动机和改进的电子设备,已交付144架;P-3C,安装“埃钮”系统的新型号,1969年服役,当年就向美国海军交付279架;还向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出口68架。该机后来还发展有若干个型别。  1969年,美国军队出现了第一架EP-3侦察机,即EP-3E(Aries)Ⅰ型电子侦察机。白羊座Aries是AIRBORNE RECON NAISSANCEINTEGRATED ELECTRONICS SUITE的缩写,意为空中侦察综合电子套件。EP-3E(Aries)Ⅰ是美国海军为了取代原有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EC-121(Constel-Olation)电子侦察几,将10架P-3A和2架P-3B反潜巡逻装上电子侦察设备改装而成的。其中侦察设备装在后段机上、下突出的整流罩内,前机身下方有一个圆盘型雷达天线整流罩。  8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又将 12架P-3C型反潜巡逻机改装为EP-3E(Aries)Ⅱ型电子侦察机,以取代早期改装的EP-3E(Aries)Ⅰ型。首架测试型EP-3E(Aries)Ⅱ型电子侦察机完工于1988年11月,序号为156507,于1990年7月在美国的帕特森河海军测试中心进行试飞工作。首架量产型EP-3E(Aries)Ⅱ型电子侦察机,序号为157320,于1991年6月29日交付美国海军使用。  日本自卫队拥有的EP-3型电子侦察机,是日本川崎重工用美国海军的P-3C改装而成的。1990年10月该机进行了第一次试飞,第一批2架飞机分别于1991年3月和10月交付日本自卫队服役。据称,由于美中军用飞机相撞事故,害怕我对美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的机载设备进行调查和拆卸分析,日本防卫厅4月6日已经开始着手对自卫队使用的一部分密码装置进行更改。研究更改的装置和设备与美军使用的机载设备相同,包括“敌我识别装置”以及为了将所侦察到的信息资料供各部队共同利用而进行加密的资料收发通讯系统等等,甚至考虑更换整个装置。  三、 基地部署   美国目前只有12架EP-3E(Aries)型飞机,分别部署在西班牙、关岛以及美国本土的佛罗里达等地,其作战序列号分别为156507、156511、156514、156517、156519、156528、156529、157316、157318、157320、157325及157326。分别服役于美国海军驻关岛基地的VQ-1特种航空侦察中队和驻西班牙洛塔基地的VQ-2特种航空侦察中队。这次侦察机是从冲绳美军基地出发的美国海军VQ-1电子战中队的PR-32号飞机。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8巡逻大队VQ-1,基地位于美国华盛顿州Whidbey岛,1955年6月日组建成立,飞机型号为EP-3E信号情报飞机(包括作战序列号156507、156511、156517及157318)和UP-3A通信支援飞机。除了部署在Whidbey岛基地以外,VQ-1也在关岛(Misawa)空军基地长驻,并自1992年7月以来一直在海湾地区保持军事存在。  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地中海巡逻大队VQ-2,基地位于西班牙NAF罗塔,1955年9月1日组建成立,飞机型号为EP-3E信号情报飞机(包括作战序列号157320、157325以及157326)和P-3C通信支援飞机。除了部署在西班牙罗塔基地以外,VQ-2也在克利特岛的索达湾基地长驻,另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作战序号为157325的飞机在1995年5月重返VQ-2。  根据里歇尔森收集到的6架飞飞行中队的年度活动记录(现停在中国的这架EP-3侦察机也包括在内),仅1996年这一年,这个中队就出动了1319架次,从目标国家的陆地、海上、飞机上搜集到了2911个“具有战术意义”的信号,并察觉出72艘“不友好”的潜艇。   四、 主要特点  美EP-3E电子侦察机是美国海军唯一的一种陆基信号情报侦察机,由美国洛特希德飞机公司制造。它是一种涡轮螺旋桨飞机,配备有4个T56-A-14引擎,体积较大,因而隐蔽性也较差。体积与波音737客机相近,翼展宽约30米,长32米,内置24个座位,其最高飞行高度可达8230米,续航时间为12小时,续航能力为3000海里,最高时速为每小时761千米,重约28吨,最大载重量约为64吨。飞行成本为每飞行小时耗资2100美元。装有名为“LINK11”数据链系统以及名为AN/AYK-14的中央计算机,配备了尖端的电子信息拦截系统,它可以探测并追踪雷达、无线电以及其他电子通讯信号。侦察机利用传感器、接受器和碟型卫星电线,可以对很大一片范围进行电子信息的监听,可从740千米(460英里)外的地方截获雷达和其他通讯信号。  据英国简氏周刊记者Paul Beaver称,在海南陵水机场降落的美国海军VQ-1电子战中队的PR-32号飞机极有可能经过一次最新的重要改装升级。升级计划被称为“传感器系统改进计划”(SSIP)。Paul Beaver认为,经过升级后的EP-3E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电子侦察机,是真正的‘皇冠上的宝石’。这架飞机仍然具有重要的情报价值。因为新的改装为本来就很先进的E-P3E新增了三个关键系统,它们是:  1、故事讲述者(Story Teller—系统代号,以下同):新升级的数据比较、相关分析和报告系统,可通过间谍卫星传送重要数据。  2、故事书籍(Story Book):改进后的信号搜索、整合和利用系统,可以将信号电子侦察数据与通讯数据中心链接,包括与北约组织的通讯链接。  3、 经典故事(Story Classic):通讯监听系统,具有搜寻、截获低频信号的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经“传感器系统改进计划”升级后的EP-3E可与美军其他侦察平台与战斗平台进行直接、实时的连接,连接对象有美国空军的E-3空中预警机和其他飞机、海军的潜艇等。  五、 体系结构   1、外部结构  (1)在机身前部下方的大型、可收回的雷达天线屏蔽器,安装了飞机独特的“Big Look”天线,旋转接受器可以从360度获取飞机周围的电子信号。  (2)机身上方的顶部凸起物(upper canoe faring),安装了一些信号接受器和发射器。  (3)机身下方的腹部凸起物(ventral canoe faring),也安装了特殊天线。  (4)外部天线放置在机身后部及脊骨部分。  (5)尾部锥形物安装了电子设备。  (6)头锥体。  (7)EP-3飞机正在用更先进的接受机、通信、信号处理系统和计算机显示器进行更新。  2、内部结构  (1)可视观测工作站 Visual observation station  (2)可供两人同时操作的导航舱Possible two man navigation console  (3)可供五人同时操作的通信情报机舱Five man COMINT console  (4)机载卫生间Possible toilet/washroom  (5)机组人员休息室Possible crew rest area  (6)飞行甲板Flightdeck  (7)飞机指挥工作站Possible aircraft commander’s station  (8)未经确认的工作站Unidentified workstation  (9)人工ELINT工作站Manual ELINT 〔electronic intelligence〕workstation  (10)低波段信号收集工作站Low-band signal collection workstation  (11)高波段信号分析工作站High-land signal analysis workstation  (12)Big Look操作工作站Big Look, operator workstation  (13)ELINT监视工作站ELINT supervisor’s workstation  (14)电子战协调工作站EW〔electronic warfare〕co-ordinator’s work-station  (15)通信情报监视/收集主管工作站COMINT supervisor/collection director’s workstation  (16)逃生出口(左口舷)Overwing escape hatch(port and starboard)  (17)主机舱入口Mission entry door  (18)通信情报工作站COMINT workstation  (19)走廊Possible galley  美EP-3E电子侦察机中未经确认的工作站位于飞机主机舱头部,由一位飞行维护技术人员负责。人工电子信号情报工作站(ELINT)位于电子支援(ES)舱头部,后者位于飞机主机舱中部。ELINT操作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信号情报分析、接受器控制,当飞机上的骨干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时,该工作站将作为电子支援雷达的主要操作平台。低波段信号收集工作站位于人工电子信号情报工作站的旁边,其任务包括早期预警、飞行高度测定以及收集气象雷达发送的信息。高波段分析工作站位于低波段信号收集工作站的旁边,其职责包括对高波段雷达发射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到中央计算机系统。Big Look操作工作站位于高波段分析工作站的旁边,职责包括管理EP-3E AN/APS-134(V)雷达及飞机的远程ES接受装置并对新接受的信号进行评估。ELINT监视工作站位于Big Look操作工作站的旁边,正如其名称描述的那样,负责对ES机舱进行监视。电子战(EW)协调工作站:位于ELINT监视工作站的旁边,主要职责包括将收集到的人工电子信号情报以及通信和情报数据集中起来并传输给非机载用户。通信情报(COMINT)特殊任务监视/收集主管工作站:位于电子战协调工作站的旁边,主要职责包括对飞机的通信情报进行管理。通信情报机舱位于飞机右舷主机舱尾部,可为5名操作员提供住宿条件,职责为收集、分析以及整编通信情报。主机舱尾部还可为第6名操作员提供操作空间。  六、 主要设备   就任务设备而言,EP-3E飞机安装的各种机载系统可以被分为ES传感器(ESS)、特殊/ES普通分系统(SESCSS)以及特殊工作站传感器(SSS)。这其中,SSS系统与COMINT功能紧密相联。  就外部设备而言,飞机的“白羊2”平台装有OE-320方向寻的天线组、一部大型腹侧天线屏蔽器(安装有OE-319 Big Look天线),外部机翼下面以及机身尾部安装有刀片型天线组,飞机翼尖装有AN/ALR-76ES系统天线,飞机尾翼下部装有有线航空天线。  AN/ALD-9(V);是一种双通道通信波段寻的器,该寻的器以比特分割处理技术为基础并安装有及刀型天线接受组。  AN/ALR-76:是一种自动的雷达波段ES系统,设计用于探测、跟踪、确认、分类以及定位雷达发射器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向其母平台提供威胁预警。这一基线系统包括两套接受装置(每套装置由4个螺旋状天线组成),两个多波段(包括一个宽波段和一个窄波段)接受器以及一个信号比较装置。作为一种威胁预警装置,ALR-76可以发出音频警告并对机载发射系统进行控制。该装置的控制校正处理器可以对脉冲载荷进行实时监控,其内存总量为448000个单词。装置总重量为61千克。  AN/ALR-81(V)是一种由微处理器控制的ELINT接受装置,其调谐器噪音小,集成度高,具有高分辨率的音频及视频显示功能,多模式微米波探测功能,几进行程序控制的搜集、扫描以及寻的功能,安装有一个或多个集成AS-135天线接受器(每个接受器包括寻的及微米探测天线)以及显示屏。频率覆盖范围为0.5-40吉赫,天线面积为0.48×0.61平方米,天线功率为+4-+31 dBi,天线方位角为1.6-75度。  AN/APS-134(V)为I-band(9.5-10吉赫亚波段)海上侦察雷达。最早设计用于反潜艇作战工具,可以在公海上探测到敌方潜艇。APS-134(V)是一种脉冲压缩雷达,安装有快速扫描天线及数字处理系统。该装置具有三种操作模式,A、B以及C。其中,A模式用于在海上对小型目标进行搜索,搜索范围限于59千米以内,其扫描率为150rpm,脉冲重复频率为2000pulses/s。B模式用于范围大至278千米的海上侦察,其扫描率及脉冲重复频率分别为40rpm及500pulses/s。C模式也用于278千米以内的海上侦察,其扫描率仅为6rpm,但精度较高。传输频率为9.5-10吉赫(A及B模式)、9.6-9.9吉赫(C模式),功率输出为500瓦(平均),500千瓦(最高),天线方位角为2.4度,4度(最高),使用方式垂直。  AN/AYK-14为空中普通用途计算机。AYK-14数据控制计算机是美国海军的标准机载计算机,可进行程序控制,依据其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据称可以安装多达16张输入输出(I/O)卡,其中5张卡属于智能卡,安装有机载控制装置。该装置还拥有插入式高速集成处理器,可使其处理速度增加三倍,并显著增加其内存。   AN/ULQ-16(V)2为脉冲分析器,可以进行人工或自动控制,用于接受任何微波接受器产生的视频输出信号。该分析器主要设计用于机载飞机使用,包括6种操作模式,分别是自动分析、人工计时、人工清除以及人工自测等。ULQ-16(V)通过菜单进行操作,各种模式均可进行实时显示。  Link 11为高/超高(HF/UHF)频率数据链,又称为战术数字情报链(TADIL),Link 11是北约内部通用的标准密码数字链,适用于舰船和飞机。信息传输时使用30比特的数据形式,其中包括24比特的密码和6比特的错误探测编码。频率为2-30兆赫(高频),225-400兆赫(超高频),覆盖范围为46千米(超高频),557千米(高频),速度为1364bps/44.75桢/秒或2250bps/75桢/秒。  OE-319为监视天线系统,设计用于与AN/ALQ-110 Big Look雷达分析系统共同使用,OE-319是一种1.8×3.7米的机械扫描天线,可以接受0.3至18吉赫饿的频率信号,并在0.3至10吉赫波段之内进行传输。该装置具有全部和分段扫描功能,而且方位角可灵活变化。另外它还可与ALQ-108敌友确认干扰器配合使用。  OE-320为寻的天线组,据称可覆盖0.5至2GHz以及2至18GHz的频段,OE-320 DF天线组由直径为60厘米的天线组成,该天线能够以200rpm的速度进行扫描,并对任何信号进行主动或是人工寻的。500)this.width=500'>750)this.width=750" border=0>


阅读全文(255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469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815694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