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
Blog信息 |
blog名称:黑蝙蝠中队 日志总数:5 评论数量:8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34413 建立时间:2005年9月7日 |

| |
谁忘了“本”了:20年来教师声望为何直线下降? 文章收藏, 所见所闻
黑蝙蝠 发表于 2005/9/19 22:05:26 |
谁忘了“本”了:20年来教师声望为何直线下降?
作者:司欣 时间:2005-9-17 3:42:51 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12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访者中,56%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教师的社会声望“下降了”,而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教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 跟其他受尊敬和被羡慕的职业比起来,教师不是最能挣钱的职业。而追求经济利益与否,也并不是某种职业遭人诟病的根本原因。在美国,牙医和律师是赚钱最多的职业,但他们的社会评价也很高,因为他们没有逾越职业道德,在法律准许和社会认可的范围内,由职业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和给社会带来的实际价值作为衡量手段,而获取的合法收入,在规则严密,竞争有序,没有垄断和权利掌控的创富机制下,再多的收入也不会引来公众非议和仇富心理。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国教师的公众声望降低,绝不是来自于他们的收入高了而引发社会其他群体的不平衡心理。前几天媒体公布的高收入榜,高校教师赫然入列,但这个结论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教师收入存在的严重分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虽然近年教师收入有所增长,但跟其他掌握社会优质资本的利益集团相比,教师的收入增长率算不了什么。即使我们的穷人再“仇富”,也不会眼红教师的工资袋。
那社会对教师的不满来自于什么呢?
我认为,除了我们对教师寄予一种道德期望,觉得他们天然就该崇高,应该回避铜臭这一传统认识外,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和教育高收费的既得利益者,尽管获取的收益份额有限,却在替教改引发的社会负面问题受过。因为在公众看来,教改和教师,就是一对利益共同体,而制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公众需要一件实体,来发泄对教育体制的不满,教师很不幸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如果教师只是在安享垄断式教育资源带给他们的福利,也许不会招致太多的社会批评。但是太多的实例表明,一些教师作为教改的受惠者,太急于借助教育体制内的优质资源捞取利益了:某些教师不但在校内充当教育乱收费的摇旗呐喊者,更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优势,私自在校外办班,走穴,充当私人家教,这其实已经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是在间接地制造教育不公。他们致富的空间和机会越大,学生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其实才是公众对一些教师不满的真正原因。
社会在发展,君子也无需“固穷”。没有人希望老师穷,老师穷是我们这个越来越重视教育的社会最不愿看到的事情,但我们更不愿看到的是,为了钱,在我们的心目中地位高高在上的老师连“教育”这两个字的本义———传道,授业,解惑———都忘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本身。所以,与其说教师的声望下降,不如说教育制度本身有负民心。我们希望老师富,但更希望是合理的制度让老师走上富裕之路,而不是像其他靠资源垄断的社会既得利益者一样,得意洋洋地侵吞公众利益。作为安贫乐道了几千年的教师,何妨不要在市场面前表现得太心急?在我们的市场秩序建立过程中,在先富与后富的心理博弈中,一些教师能不能恪守一点师道的尊严与美德,不要抢跑?!
(本站声明:以上文章和观点仅供学术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