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楼头]碗铸黄金何处求------记毕业即失业的日子 |
明蓝 发表于 2005/7/15 13:49:12 |
题记
碗铸黄金何处求,似从海市望蜃楼。书生只道谋生易,毕业方知失业愁。抢饭偏偏逢捷足,求人处处触霉头。四年吃罢平安饭,怕听双亲问报酬。
——摘自吴晗传。
读到这首半打油的诗时,是一个弥漫着离愁的日子。再过几天,我就要离开这倾注了四年热血青春却依然如此陌生的北方城市了。在大学里,人人都道保研或考上研的惬意,已有工作的满意,唯有我这等考研没能上、工作没找到的人失意。或许吧,反正自己也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总想避开各式的最后的晚餐、与各式人等的最后合影,静静地踯躅于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图书馆,也正是这种情况下我见到了这首诗,不知不觉中也就记下来了,没想到却一诗成谶。
从北国之春回到了故乡的江南水乡,没有多少时间去伤感远离了的同学、远离了的异乡景致,就开始了到处奔波的求职生涯。由于我学的是一个冷僻得没多少人知道的专业——图书馆学,在家乡小城中,自己也不知要怎么找工作,当时真的是很盲目。
我找工作的第一途径是网络,当时第一次获面试机会的是一个专业比较适合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就是通过网络联系到的。面试算是三个人中最后选一个。另外两人中,有一个是专科文凭,另一个虽也是本科,但毕业学校不如我的知名。我明白这些只是自已认为的优势,能否转换成现实的优势还得看自己的表现。最终我落选了,甚至不知另两人中最后选的是谁。面试失败是对人自信心极大的挫败,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我还是让自己平静下来。而且,也认真总结了两点原因:一是穿着打扮方面的缺陷。本来自己身高勉强到一米五,相貌平平,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缺憾。但我甚至没有加以刻意的掩饰,竟没穿高跟鞋,服装也极为平常。二是缺少面试的必要经验,总是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遇到面试时常问的问题,如“请说说你自己”、“请说说你最想要的工作”等,都没有做好准备。当面试的经理问我最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回答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尽一份自己的力。所以,最终他们拒绝我的理由是我学生气太浓了,不适合他们公司的需要,这对我的价值观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与刺激。
那时我还没有“毕业方知失业愁”的感觉,仍然信心十足地去找下一个机会。下一次应聘的是一所中学的老师。上午笔试,综合卷。天文地理历史英语数学语文无所不有,三个小时后交卷,午饭后试讲。我试讲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只是临时被换成了语文中的一篇散文,结局是没能讲满要求的四十分钟,落荒而下,又一次败北,业务素质欠佳之故。
如此在失败中反复,见到许多与我一样茫然而痛苦的同龄人,说实话,心里多少平衡些,毕竟有人陪着我。其实,那时我的心态已经有点失衡了,只是自己没意识到罢了。
不过,求职过程中,也有“成功”的。记得有一家信息公司,招业务员。见我能说会道,愿意用我。我真的是太高兴了,什么待遇也不谈,只求找回自己已经无力支撑的自信。因为我算是飞出农门的“金凤凰”,到头来还是不得不蹉跎家中,这可是全家的耻辱呀。我当时是踌躇满志,准备好好上班,以报“知遇之恩”。可上班第二天,老板说下次你来带800元的压金与身份证,由我们保管。我学过点法律,知道此仍违法行为,据理力争未果,只能一走了之。
痛定思痛后,我决定先好好分析情况,不可病急乱投医,即不能因失业就草草找个单位算了。这样在家歇了一阵,不久市里公开招考八名乡镇机关公务员,恰好有同学约我共同报考,我就开始了闭门苦读。由于没有正当的理由在家白吃白住,我尽量多干点活以让自己心安,读书的效果倒是很好。两个月后的考试中,在一百六十多人中,我的总成绩名列第二。由于我家新换电话号码,以前留的联系方式没能联系到我。通知体检的工作人员费尽周折才查到新的电话号码。感受到他们正规的工作程序、负责的工作态度,我为自己的幸运也就感到了放心,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我来自农村,理解农民对一名好干部的渴盼。我在日记中写道,我会像满山遍野的小花点缀着大地一样,甘于寂寞,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我所挚爱的土地与人民(这一比喻本来是我大学时写给高中同学信中出现的,想表达自己初涉图书馆学时的感受。当时我觉得自己要放弃专业,还是有点舍不得的。同样的比喻只是想表达自己移情的决心。)。然而事出突然,最后竟以我的身高为由,就这样突兀地将我的理想无情的践踏于泥淖之中。我也曾质问过,当初报名时说什么只要本市户口的应届本科生均可报考,为什么开始时不说明有身高限制,为什么国家公务员条例中没有这项规定而在这里却有,但这些都于事无补。我也曾口头试探过在市委的远房亲戚,能否帮忙帮忙,他说难得很,我也就放弃了,因为我开不了求人的口。从此,我的心态已经是彻底失去了平衡,也就是说失去了以往的平静与自信。
我开始把自己封锁在家中,同学之间的聚会也是能不去就不去,开始躲所有认识的人,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百无一用,我觉得自己的自信心与安全感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幸运的是,得知自己公务员可能落选的日子刚好离报考研究生的截止期限还有两天,我把户籍落回乡里(报考研究生所需的证明之一),仍可赶得上去地级市金华报名。落户时也有波折,说我是女生,落户意味着多管一个计划生育指标,他们不欢迎。当然最后还是落成了,毕竟政策在那儿而且乡里有一位熟人帮了忙。然后我就把自己闷在屋子里,有一天没一天的看书。三个月不到,我就又去参加了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态度是有点破罐破摔,连用来涂答题卡的HB铅笔都没买,考到一半是监考老师出面帮我向另一考生借的。(我深深地感谢那位老师,也感谢考研三天所住的远房姑姑一家,第一次见面,他们一家却为我创造了一个安静而宽松的环境)。
考完试,妈妈骂我,见到你一副焉焉的样子就有气,年轻人的朝气一点都没有,人家没上过大学的人难道一辈子就完了不成?想到这样的责骂,我更是心灰意冷,就跑到同学家去散心。她说服了我,认为妈妈骂得并没错,也说服了我回家,但我仍然是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在一家网络公司谋得了信息采编的职位,试用期一个月,工资300元,不提供吃住。我小心冀冀、勤勤恳恳地工作,结果居然是快到一个月时,被认定“不合格”。理由是我没有创新的精神,不适合做这份工作。我自己知道是自己茫然不知所措十几天、无精打采的样子已经让老总失去了耐心。当时我就忍不住哭了,当着人事主管的面。不是为丢了工作,而是为自己的无能,为自己以为再也无法挽回的自信。我不能回家,不敢面对双亲哀愁而疼爱的眼光。他们会为自己没有“关系”帮女儿找一份工作而内疚,也会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并寄予厚望的女儿却如此无能而困惑。(实际上,那家公司六个实习生中,没有一个人留下来,可能都不合适。也有可能是实际上并不需要人手,这也是招聘中极有可能的陷井之一。)
最后,考研成绩也出来了。我与公费的名额失之交臂,仅仅是一分之差、那一分之差呀……。我有一种悔断了肠的感觉,如果当初自己努力一点,心态好一点,或许结果就会不一样。
完完整整经过了诗中所说的种种情况后,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研究生了,2000年是研究生扩招第一年,公费名额增加,这是幸运。然而,阳光中也有风雨,招生时的波折我不想细说,我只知道那时候的自己,愤怒中有自责,自责中有无奈,无奈中有撕心裂肺的悲痛。假期回家,看到日渐苍老、身体欠佳的双亲依然在土地上忙碌,让身为女儿的我有一种滴血的感觉。回校后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现在的我仍然是不够自信,这使得我的研究生学习与生活可以用“步履维艰”来形容,但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改变中。
象我这样的故事很多,可是,其中的感受却没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当时我曾苦苦寻找过所谓的“金饭碗”,其实,这里的“金饭碗”是抽象的,它不仅仅是指职业,还包括生活中的安全感、幸福感等等综合的东西。现在我逐渐明白,可以说没有永远的金饭碗,因为人生没有一劳永逸;也可以说有永远的金饭碗,因为我们会有永远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只要我们对生活、对自己有信心。用一种物来顺应的生活态度,每时每刻都在努力,这就是平凡人生的金饭碗。
2002年7月11日 记于夜深人未静之时
后记:今天整理资料,偶然发现自己当年写的心得,觉得帖出来也不错,毕竟是人生路上难忘的一段。若能对一两位工作不顺的人有所慰籍,那就更好了。
|
|
回复:碗铸黄金何处求------记毕业即失业的日子 |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加油!
|
|
» 1 »
|
.: 公告
我的分类:“春雨楼头”是平时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虑,不涉及专业。“平芜尽处”是专业上的所想所惑,不局限于任何主题,day after day主要是英文学习方面的。从2007年8月份起,专业上的内容都放到“图林茶”中去了,这里只写专业以外的东东啰:)。
|
|
«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blog名称:花生壳 日志总数:450 评论数量:771 留言数量:6 访问次数:7279256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4日 |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