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IMAGE_031.jpg

|

|
Blog信息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336 评论数量:1090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380715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4日 |

| |
[教育评论]瑞典的“学习圈” 原创空间, 情感绿洲
我不能发帖子呢?难道我触犯了右派利益吗?岂有此理!!!!!!!!!11 发表于 2005/5/2 9:17:17 |
http://www.edu.cn/20050419/3134674.shtml
大众成人教育:瑞典的“学习圈”
高淑婷 托瑞-珀尔森/文 常波/翻译
瑞典学习圈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它形成了非正规教育的主干部分,这种非正规学习的形式被称为“大众成人教育”,它是由政府支持但是由非政府组织运作。 “学习圈的目的不是聚集事实性的知识,而是培养和创造一种持续探索、质疑的精神和学习气氛:。学习圈的基本观点有:学习费用低廉,能保证任何人不至于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学习;学习方法简单,每个人无论他(她)以前所受教育程度如何都能参与;参与者都是平等的,都有相同的机会来表达自我;重视书本和图书馆在学习圈中的作用。 学习圈通常由5-10组成的小组,这种规模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的参与。多数学习圈一周聚一次,每次两到三个小时,并持续两到三个月,参加时小组成员坐成一圈(之所以称为“学习圈”)。学习小组通常形成两个平行的学习圈,比如,一组学习农业或与其他小组成员职业相关的一些科目,另一组学习文学或其他类似的能满足他们心智或艺术修养需求的一些科目。学习圈强调和重视个体参加者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观点。参加者一起决定学习的目标、内容、读什么书,如何在团队中合作等。整个团队对学习的成果负责,不允许学习圈之外的人来凌驾于参加者之上,学习圈的活动主要是在晚上进行(当然也有针对失业者和年老者而白天进行的)。
1912年,瑞典政府决定通过帮助筹资购买所用的书籍来支持学习圈的活动。具体做发是:政府支持那些属于国立组织的学习圈;当一个学习圈启动时,他们可以向其总部申请资金来为参加者购买书籍(政府付一半的费用);当学习圈结束时,他们可以把书归还给当地组织的分支机构,在分之机构这些书被存储在一个“学习圈图书馆”里;当另一个学习圈想要学习同样的主题时,他们可以从图书馆借这些书。村里或镇上的其他人也可以从这个图书馆里借书。这样一种低投入的政府支持,不但对于个体的学习圈,而且对于当地图书馆的发展、对于综合的社区学习都很重要。当然这是学习圈的早期发展,现在,瑞典已经成立了许多专门的学习协会,比如1912年第一个成立的“工人教育协会”(ABF)。政府对学习圈不断增加的支持使其得意强劲的扩张,也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协会。
瑞典人可以以三种方式加入学习圈:通过所在的组织加入学习圈;从学习圈在当地报纸或其他媒体所做的广告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联系其中一家学习,协会,就如何与一群朋友、另局或同事一起组织一个学习圈而向学习协会寻求帮助。
瑞典学习圈遵从的哲学是:所有的居民都是自由和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参加社会房方面面的活动,但同时也对社会负有共同的责任。学习应该提供全面的方法,应该激励好奇心和批判思维,并成为终身学习关键过程的一部分。学习者之间的聚会和讨论是学习圈最具典型的特征。学习圈发展了一些对话的文化传统,比如:容忍不同的观点,尊重基于事实的辩论,尊重所做的决定。这也是学习圈开展工作的基础,每个参加者对形成和规划学习圈有很大的影响。在今天的瑞典,学习圈是最常见的成人教育形式。
虽然瑞典是个小国,但是其做法对于我国的成人教育应该是有很好的借鉴学习作用的。我国大约五、六十年代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发展也是很全面的(根据我的片面了解和回忆,具体资料如果有时间我会查找),其中旨在扫盲和成人补习教育的各种补习班、夜校等为我国的成人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这种补习班和夜校仍然具有太多组织机构的运作和管理方式,但是也是符合当时的情形。而现在,就连这样的补习班都不复存在。中国目前太缺少学习环境,个人也缺少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精神和意识。所以,在我国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学习圈的做法是大有可为的。更何况,瑞典在学习圈方面的一些做法,比如政府的低投入支持确实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借鉴的。
|
|
把中国麻将摊和茶馆改造成为瑞典“学习圈” 原创空间, 情感绿洲
kejiaofupin(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3/30 17:19:34 |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托瑞·波尔森教授是瑞典大众教育专家,他来到中国介绍:“学习不应该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每个人都能参与,都有相同的机会来表达自我,不是一定要在正规的学校里才能学到东西。” 100多年来,瑞典政府鼓励民众积极响应,学习圈成为瑞典最常见的成人教育形式,也是最便宜有效的终身学习方法。无论同事、朋友或者亲戚,工厂商店或是邻居,大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集中交换图书和信息,这就构成了学习圈。 学习圈面向社会有时间的所有居民,通常由5—10人自愿组成,每周一起集中交流一次,没有专职教师评分和考试制度。学习圈是社区就近自发组织的学习形式,如同中国历史悠久的茶社,如果国家予以提倡和鼓励,为茶社提供图书和其他学习条件,把茶馆和麻将摊改造成为学习圈,是大受老百姓欢迎的事情。 而且,互连网可以提供最快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再加上远程教育和网上图书馆的巨大功能,不仅可以为下岗职工和退休老人服务,也可以为青少年自学辅导和农村的年轻人升学就业创业提供咨询。这是提高老百姓文化素质,构成学习型社区实现科教扶贫的捷径,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