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乐]听歌 闲扯  |
小工头 发表于 2009/9/13 1:14:25 | 俺有工作时戴耳机听歌的习惯,为此还曾经跟领导闹过别扭,领导觉得俺做事不专心,俺则认为领导古板无趣。不过,随着工作日渐繁忙,跟同事之间交流沟通越来越频繁,俺已经有日子没听歌了。最离谱的一次,刚打开MP3就有人来找,俺一直没机会戴上耳机,结果MP3空转了一整天。(怎么会这么勤奋?自我表扬一下!)刚开始没歌听的时候还会不适应,心情低落,呵欠连天,跟犯了烟瘾似的。后来日子久了也就渐渐习惯了,只是觉得有些遗憾。工作时听不了,就在家里听吧。前几天,俺在一家濒临倒闭的书店里淘到了张惠妹的“妹力四射提前先听版”专辑,如获至宝。这是张惠妹第一次开演唱会前发表的预热专辑。那时阿妹推出经典的 “Bad boy”专辑不久,唱功正值巅峰,再加上彼时全力备战演唱会,声音状态之好可想而知。且不论专辑中的“站在高岗上”是连阿妹自己都难以轻易挑战的神作,甚至名不见经传的“不要告别”都令俺感动莫名。在这张专辑里,阿妹的声音是绝对的主角,只要阿妹一开声,所有伴奏统统都被无视(相应地,大部分歌曲的伴奏都很简单),意境内涵之类的瞎讲究也被俺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只要那个声音低回吟唱,俺就满心喜乐。什么叫唱将?这才是唱将!后来阿妹用嗓过度,继而长时间带伤上阵,这等霸气无双的声音已然没了。不过,在最近的“阿密特”专辑里,阿妹恢复了往日的七八分功力,跟乐队配合无间,也很好听。除了这张专辑,俺还淘到了阿妹的首张专辑“姐妹”。其中的“解脱”也很了不起。这首歌很少有人敢当众表演,因为很难唱出彩,却硬是被阿妹唱成了经典。推出首张专辑的时候,唱片公司给阿妹的定位是“台湾安室奈美惠”,外型上更是有意识地向安室奈美惠靠拢(估计是因为考虑到阿妹和安室奈美惠一样都是当地的少数族群,想借着少数族群与升级了的野性气质跟巨星502一把),但内容还是以情歌为主。而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阿妹和安室完全是不同的路线。这个故事教育我们,新人被推出时的所谓定位,无非是想让大家对新人有印象而已。如果对新人已经有了印象(比如号称拥有大批粉丝的选秀歌手),完全可以不管那些鬼扯的宣传,,也不必为唱片公司胡说八道而动气,听到好歌才是王道~说到选秀歌手,最近俺听到了阿穆隆的专辑“木头人”。当年快男的时候俺挺看好他的,憋了两年终于出专辑了,不错不错。俺得说,选秀歌手冷处理几年是有好处的。比赛的时候他们往往被捧上天,灵魂歌手、天籁美声、深情小王子……这些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定位让唱片公司很难操作。别的不说,出唱片要找歌,比赛的时候唱的每一首歌都是经典,可唱片公司上哪儿去找十首经典来出专辑?雪藏一段时间,粉丝们冷静下来,也忘了当初比赛时的期待(比如俺就基本忘记了),于是公司就可以从容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了。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毕竟唱片公司比粉丝更专业,而粉丝也容易犯不客观的毛病。比如说,俺依稀记得当时期待的是阿穆隆在蒙语方面有所发展,正好专辑的第一首歌就是蒙语,结果听得俺昏昏欲睡,这才明白原来俺只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所以,虽然现在的阿穆隆感觉有点像吃饱了饭的光良,不过这不重要,关键是歌好不好。那么,到底专辑里的歌好不好呢?俺觉得还行。一路听下来,偶尔会有一点点小感动,但是记不得是哪首了。说到蒙古,俺想推荐一个同样来自蒙古的名叫额尔古纳的乐队。他们有一首“鸿雁”,按说是一首挺典型的晚会歌曲,中文词也是后填的,但是听起来着实不错。只是其他的歌就稍微那啥了。
|
|
回复:听歌 闲扯 |
真不准发表评论于2009/9/13 6:42:37 | MP3续航能力超强啊。。。一天。。。
|
|
» 1 »
|

.: 公告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
|
«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 最新日志
.: 最新回复
|

blog名称:少年包工头的工作日记 日志总数:629 评论数量:1458 留言数量:56 访问次数:8969116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8日 |
|

.: 留言板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