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周  |
小工头 发表于 2008/5/25 22:51:06 | 在过去的一周里,从未感觉时间如此漫长。印象里似乎发生了许多事,可是仔细想想又好像没发生多少事,真是奇怪。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哀悼日。不夸张地说,这是俺第一次自发地默哀。小时候去过几次烈士陵园,当时也默哀,不过老实说,那时更多是在忍笑。这次就不一样了。离默哀的时间还有十分钟,同事们就已经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嗯,如果说俺们是趁机偷懒,好像也不无道理……)。俺原本还有些害羞,心想是不是不站起来比较好。当街上传来鸣笛的声音,同事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一丝不苟地完成了默哀。大家的行动都很一致,说明俺们部门还是挺团结的。再接下来就是捐款了。那段时间,大家的情绪都比较激动。不过,对于俺们来说,能做的也就是捐款了。不过,也有人没捐。虽然同事之间还是有说有笑,但是气氛就有些怪异。有的同事迫于压力,不得不自曝隐私,解释自己为何不捐款。虽然大家都很理解,但那毕竟是个人隐私,事后多少有些尴尬。之狼兄平时嬉皮笑脸惯了,这次误判形势,不仅没捐款,还跟整天念叨着领养孤儿的小媳妇开玩笑,结果小媳妇当场翻脸,双方险些伤了和气。说到误判形势的之狼兄,俺忍不住想到了同样误判形势的央视某徐姓女记者。俺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位女强人的现场连线。实在是太强了,“我现在是在成都的酒店里”“现场的救援活动已经接近尾声”……那时黄金七十二小时还没过呢。电视里的主持人疯了,电视外的俺也傻了。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么多现场记者都被触动得一塌糊涂,那么多主持人都被感动得泪眼婆娑,那么多观众听众都受到强烈的心灵冲击,为啥那位徐姓女记者就能做到亲临现场却无动于衷呢?误判形势的还有王大老板。王大老板的言论很理性很冷静,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似的。但是,第一,当所有人都因为地震而或多或少地失去理性的时候,王大老板还能说出样来,那就不是“有理性”而是“没人性”了;第二,这样“理性”的话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记得上学时俺有一个同学如是说:“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晚上七点之前不看书。时间有的是,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我们追求的是效率,效率高了,成绩就上去了。一方面要学好,另一方面也要留些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挺有道理的吧?但是,这位七点之前不看书的同学,七点之后照样不看书。所以,在俺看来,王大老板的那番话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最多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而已。不过也没什么,反正地产商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已经相当负面了,再负面一点怕什么呢?话说回来,逼捐仍然是不对的,不能强求。说到理性和人性,今早俺在网上见到了地震时跑得比学生还快的老师。这位“老师”可算是王大老板的反面,全是人之常情,没有一点为人师表的责任感。话说回来,王大老板因为自己生病,登遍五大洲的高峰,豪掷百万也不以为意,可是捐一次两百万就JJYY的,说起来和这位“老师”倒是殊途同归了。当然,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不能因此而指责这位“老师”。可是,也俺没法因此而尊敬这位“老师”,甚至很难对TA以“老师”相称。俺想象不出,当TA再次站上讲台(如果TA还有这样的机会的话),要如何面对学生的眼光呢?还有什么呢?对了,哀悼日期间一切娱乐活动停摆,电台的节目也取消了所有背景音乐。俺原本喜欢在工作的同时听歌,不由自主地跟着戒了几天,颇有些不适应。经过几次忽冷忽热的试探之后,炎热的夏天似乎在一瞬间就降临了。新的季节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要开始了。虽然仍然会为灾区感动落泪,但内心的冲动已经开始减退(俺甚至已经开始偷偷地怀念某些综艺节目了)。然而,重建灾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向那些坚守灾区勤奋工作的人们致敬~
|
|
回复:难忘的一周 |
啊,那个徐姓女记者的连线我也看了,当时就晕了,现场救援到了尾声?可为什么啊?恐怖的无知和没有职业道德~~~
|
|
» 1 »
|

.: 公告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
|
«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 最新日志
.: 最新回复
|

blog名称:少年包工头的工作日记 日志总数:629 评论数量:1458 留言数量:56 访问次数:8968782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8日 |
|

.: 留言板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