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ovember 2025 |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公告 |
| 暂无公告... |
| Blog信息 |
|
blog名称:众生平等 日志总数:57 评论数量:27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224989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13日 |

| |
|
论坛回帖率较高的问题 文章收藏
菩提 发表于 2005/3/10 15:18:28 |
| 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一说法或许刺耳,但却绝不是耸人听闻,如果国家和各地政府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再不采取具体的措施,即便课程标准设计的日臻完善,也将由于缺乏合格的师资而难以实施,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也将因人力资源的匮乏而无以为继,以下只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的“冰山一角”:•人为划定的非主流学科:尽管国家层面非常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但该学科在很多校长那里却被视为非主流学科,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就成了非主流教师。•专业发展不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单独的职称系列,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极其不顺畅,在学历、工龄等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师要获得相同的职称升迁,往往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在很多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几乎被剥夺了专业发展权;•学习压力巨大: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原来大多没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一专业,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发展更为迅速,我国最近几年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和相关规定变化也最为剧烈,导致这信息信息技术教师苦苦追赶、应接不暇,学习压力几乎已经到了教师难以承载的极限。•沦为学校的电化保姆——承担大量教育技术支持的繁琐工作,而工作量又难以计算: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人员配备不完善,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承担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余,还充当了本校的技术支持人员,包括为学校购置计算机设备,搭建校园网;学校计算机房、网络设备乃至全校所有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为其他学科教师制作上公开课或参加比赛的课件,甚至要停掉信息技术课,亲临赛课现场帮其他学科教师调试机器和课件。•工作环境差却缺乏相应的劳动保障或补贴: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辐射强,会长期工作在计算机房的教师的健康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