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公告 |
愚人涂鸦,请多批评. |
Blog信息 |
blog名称:荷香小筑 日志总数:82 评论数量:201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533320 建立时间:2005年9月29日 |

| |
读书笔记---重读小马过河  原创空间, 读书笔记
hxxz 发表于 2008/4/28 22:16:55 |
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小马过河这个文章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时隔20年,有一天突然想到这个课文,总是觉得有点问题,所以重新找来,读了一遍。
文章的大概意思是:有一天,马妈妈让小马把麦子驮到磨坊去,但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小马分别向老牛和松鼠询问河水的深浅,但是得到了截然相反的两个回答,小马很是困惑,所以回去请教妈妈,以下是马妈妈的回答,马妈妈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正是读到这里,我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多么可怕的回答啊!
文章本来的意思,是想教育孩子,凡事不要只听别人的意见,要自己学会思考,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但是文章中马妈妈的回答却非常可怕!
“去试试”!!!-----在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判断得情况下,先让孩子去试试!请注意,马妈妈没有告诉小马如果思考和判断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而是让小马直接去试试。
我们不妨把故事想的极端一点:如果一个中国孩子想用手去摸电门,他分别询问一个日本孩子和一个英国孩子这样做是否危险,日本的孩子会说,我也摸过,但不是很危险(日本家用的电压是120伏),而英国的孩子会说,前几天我的朋友就是摸电门被电死的(英国家用的电压是230伏)
这个时候被小马过河这个文章教育出来的中国孩子会做什么?
去试试!?!?
真不明白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会入选小学教材!
文章中的马妈妈起码要告诉小马,你可以先看看老牛和松鼠的身高,然后将自己的身高和他们比较,这样就能对河水的深浅有一个基本的、理性的判断,然后再去试试。
试想,小马在过另一条河的时候,分别问老牛和大象水的深浅,也可能会得到截然相反的两个答案,难道也去试试?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从小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鲁莽地试试,毕竟,很多东西,比如生命只有一次机会!
小马在整个故事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遇到未知问题可能导致的危险,会寻求身边人的支持,而且没有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并且在自己无法作出判断的时候,还懂得寻求父母的帮助,而马妈妈的表现却只能用拙劣来形容!难怪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小时候都很聪明,但是被可怕的中国教育活活摧残成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不知道目前这个文章是否被修订或已经删除出小学课本,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再受这样的文章毒害了! |
|
回复:读书笔记---重读小马过河 原创空间, 读书笔记
晓彤(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2/27 10:48:49 |
讲的很有道理,我有时也会翻翻中学的课本,小学的已经丢了,呵呵,还是贺总有心呀,一看就是好学生。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