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62) xml(5) spring(1) 生活(8) java(70) 代码(10) 英语(4) 数据库(7) c#(14) 成长(10) 软件工程(27)  写新日志
 
 

玻璃杯中的花生壳

  真爱的事业和真正的爱情一生只有一次,都值得我们温柔地相待,因为那种感觉是永远都无法复制的, 这世界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你不好好珍惜,它便会离你而去,包括机遇,包括爱情,包括生命。
   不要找任何理由,  当幸福在你身边的时候就抓住它,你就一定会很幸福! 
   

时 间 记 忆
«September 20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最 新 评 论
回复:xml的Jdom解析过程详解
回复:突然想到的几句话!
 Boyle came out of n
回复:xml的Jdom解析过程详解
回复:配置Spring数据源
回复:使用SAX解析XML
回复:java中写文件操作时FileOu
回复:关联和依赖关系的区分
回复:HttpSessionListen
回复:Spring AOP四种创建通知(

最 新 日 志
Java开发者的十大戒律
配置Spring数据源
java多线程设计模式
java中switch的使用
性格,编码,测试
突然想到的几句话!
理解Spring AOP中的关键概念
Spring AOP四种创建通知(拦截器
xml的四种解析方法 比较 sax,do
xml的Jdom解析过程详解

最 新 留 言
签写新留言

我渴望知识
很好的东东
帖子不错,道声谢
想拜师学艺
我的呼喊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用户名称:
登陆密码:
密码保存: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blog名称:玻璃杯中的花生壳
日志总数:162
评论数量:249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827802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4日
 
 
 
[生活]搜狐读书gone with the wind
[ 2006/9/22 10:35:50 | By: 玻璃杯中的花生壳 ]
 
一   这一束鲜花,显得那么娇艳芬芳,美丽动人,它健康,热烈,奔放地盛开着,每一个花瓣都沁人心脾,如坠仙境。   《gong with the wind》,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中唯一的长篇小说,无数男女为之侧目,伤感,流连不已。   二   这本长达数百页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二十世纪最畅销的小说,自1936年6月以来销售了两千多万册,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目前仍然在世界各地一再播出。   米切尔的这篇小说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虽然正统文学史一直不太看重它,为何它却迷倒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许多人将其视为一本普通的通俗小说,但在我的心中,这是一部出自女性之手的伟大作品,有着极为出色的艺术魅力。它歌颂的是高尚的情感,呼唤的是人性之爱。   这本书在人物的刻划,场景描写,语言艺术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   三   说实话,我很为瑞特这个人物形象所感动。玛格丽特*米切尔对他的描绘充满了溢美之辞,她似乎一定要将这个人塑造成完美的男性形象,不但给了他英俊的外表,而且给了他高尚深邃的精神力。也许,这个人物代表了米切尔对男性的全部认识,是她心目中的完美无缺。   瑞特倜傥潇洒,魅力无穷,而且幽默风趣,坚强勇敢,他富有,又尊重女性,对爱情矢志不渝。他又是一位独具慧眼,又敏锐洞察力和自制力的人,而且有自己的行事准则。    他对斯佳丽的长期追求不以占有为目的,而是试图要征服其灵魂,当自觉不能取得成功之后,他选择了放弃。斯佳丽在书的最后时刻才终于明白自己爱的人就是瑞 特,而此时的瑞特却要离她远去。瑞特就象是一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当抵达终点并取得胜利的时候,这位高傲的运动员却拒绝领奖。   我们可以从瑞特并不眷恋于与斯佳丽的性爱看得出米切尔对于性的基本态度,它非但不是婚姻的全部,也不是婚姻的基础,它只是婚姻的附属品,处于从属和末端的 地位。而真正的爱情当是精神世界的牵引,绝非肉体的碰触。这也可以理解为何米切尔有让瑞特这样的男人和妓女在一起这样的态度,表明作者对于性爱是轻视的。   斯佳丽结识瑞特后结过两次婚,瑞特对她的初衷却一直没有丝毫改变,这令受东方传统习俗影响的我感到吃惊。这样的恋爱态度也许是理想化的,正因难得,才弥足珍贵。米切尔给了瑞特博大的胸怀,他宽容别人的错误,始终尊重别人的权利。在他那里,男女是完全平等的。瑞特为斯佳丽买了各种各样的美丽服饰,为其排忧解难,这位在战争前坚决反战的男士在女性面前表现了最大的隐忍和尊重,大约米切尔希望天下所有的男士都这样对待女性吧,天生柔弱的女性就应该受到男性的体谅和照顾。    瑞特不因别人的观点改变自己的观念,他始终把握着自己的命运,他是坚定的,顽强的,蔑视一切困难的人。他就象无边的大海,就象茂密的森林,可以让女性依 偎,俊赏,象精灵一样在他宽广的胸怀之中畅游。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男性比这个形象更加完整了。哈姆雷特?唐璜?冉阿让?约翰*克里斯多夫?这些人物都有 自身的优点和崇高的一面,但他们并不完整。所以在我看来,瑞特*巴特勒这个人当是文学史上被塑造的最完美的男性形象,仅仅这个成绩,米切尔就可以名垂青 史。   四   瑞特是《乱世佳人》中最完美的人物形象,这个观点未必会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赞同。因为与瑞特比起来,斯佳丽也是那么灿烂夺目,卓然超绝。她独特的性格使她拥有独特的魅力,并以此征服了读者的心。   通篇看来,斯佳丽仿佛是一个倔强,桀骜不驯,甚至堪称野蛮的女子,她有些时候不分好坏,不辨善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且阅世尚浅,人生经验明显缺乏,对爱情表现了很大的盲目性。   瑞特为何会对这样的女子一见钟情?在万千女子之中为何独独选择了任性的斯佳丽并从此坚定不移?这一点尤其耐人寻味。   我以为米切尔心中有一个观念,真即美。在斯佳丽身上自有其闪光之处。   斯佳丽就象一朵未染纤尘的出水芙蓉,谁都可以感受到她身上那种生机勃勃的青春魅力。她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它可以点燃别人的希望之火,我把这样的激情称做创造力。    瑞特喜欢这种没有伪饰的美,米切尔写他第一次见到斯佳丽时,大胆,露骨地观察着这个女人,就象斯佳丽身上没有穿着衣服一样。我们可以想见,在瑞特看来,斯 佳丽是一块天然的璞玉,浑然天成,未经雕琢,比那些历尽世事,奸巧虚华的世俗女子要强上百倍万倍,她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值得他仔细品鉴,尽心阅读。   )   战争前的斯佳丽象孩童般天真无知,战争后的斯佳丽变了,她不再胡搅蛮缠,任性妄为了,她成熟了,以她自己的方式。   战争带来的贫困和家庭创伤使严重地打击了斯佳丽,她突然发现原先受到万千宠爱的自己一下子被抛到了一个完全陌生和残酷的世界,她突然发现贫困原来是这么狰狞恐怖,她茫然无助并且手足无措。   也许任何一个人都会面临斯佳丽同样的困境,特别是从少年到青年的转折时期,面临陌生的社会,必受挫折,每个人都必须鼓足十分的勇气,直面人生。因为这时候人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沉默地接受一切,要么在沉默中爆发。   当斯佳丽在荒芜的农田里疯狂地找寻食物并饥不择食的时候,当斯佳丽面对苍天发出呼告决不屈服于命运的时候,我非常感动,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勇敢的顽强的女性,她面对凄惨人生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坚决向前迈进。   这是一种力量之美,是一种真实之美,无畏的她要在命运面前奋力而行,她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种比起许多须眉男子来勇毅可嘉的女子的生命力令我赞叹不已。人生有谁会一帆风顺,毫无波折,只不过轻重强弱,略有不同罢了,人面对这些的时候,只有两种基本态度:乐观和悲观,我以为只有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从中可以看到美善。   现实道德也许难以接受斯佳丽对工人们的野蛮驱使,就如同道德无法容忍妓女。但在这两者背后,隐藏的实际上都是一样东西:贫穷。   没有遭遇过贫穷的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贫穷的真正滋味,所以也就无法理解为何有人要用出卖肉体或出卖灵魂这些方式来逃避它。以睁眼人的心态去衡量盲人的心态,是社会的谬误之一。   这里要借《悲惨世界》的话提一个问题,在人象狼一样的世界里,人该怎样生活?   五   米切尔的人生观既充满这里又充斥着诸多矛盾。她既把摆脱传统道德理解为激情和生命之美,同时又对传统道德表现了相当程度的认同。梅兰妮就是她对传统道德的最好解释。   梅兰妮就象夏绿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一样,其貌不扬,个子矮小,但对任何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原则,她恬静,隐忍,有牺牲精神,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倾慕的人。    这样的人是无可挑剔的,它是一种理想化的宗教似的状态,它尽管美好但却未必真实。在为前线的募捐舞会上,梅兰妮将自己的结婚戒指毫不吝啬地捐献了出来,这 着实使人油然而生赞佩之情。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梅兰妮更加完美和无懈可击了,她生日宴会上的宽容态度使她几乎成了圣母。   如果说瑞特是完美男性的话,梅兰妮就是米切尔心中传统女性的完美代表,他们都是理想状态的人物,而非真实的人物。   阿希礼这位南方保守派的代表,自以为的高贵出身使他从小谨守礼节,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没有多少创新精神,只知道沉醉于象牙塔般的冥想之中,面对变化,便不能适应。   但他和斯佳丽一样,两个人物比另外两个更加真实。他们面对人生相同困境的时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一者悲观,一者乐观,一者消极颓废,一者积极进取。   如果说事业和爱情是人生两大支柱的话,阿希礼的两个支柱先后垮掉了,脆弱的他如何能够承受双重的打击?我们可以想见阿希礼那充满绝望,颓然无助的忧伤表情,也许此时对于他来说,生命已成躯壳。    我们这时候才发现,生命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呢?不是金钱,不是荣耀,不是杯盘交错时的欢笑,也不是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而是爱,无声无息的爱。这里 的爱不再是简单的拥有,而是融入,浇灌和渗透,是灵魂与灵魂的相互认同。阿希礼偶尔会被斯佳丽火一般的激情点燃,但他还是清楚地认识到,他最需要的人是梅 兰妮,只有梅兰妮,才能真正拥有他的心。六   米切尔对爱情的描写是深刻的,在她的笔下,爱情不再永恒。    传统描写中的海誓山盟和花前月下在《乱世佳人》中看不见了,她也没有描写两个人之间具体的爱情生活,更没有现代作品中常见的性爱描写。她对爱情的描述全部 都隐藏在一系列的事件当中,而且这种爱是发展的,变化的,动态的。在变化发展之中推进情节,这无疑是一种高超的手法。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对伊 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爱情演变即用了这种方法。   这个世界上有永恒不变的爱吗?爱作为一种观念,它只会在相对的时间里保持相对的稳定,观念的改变可以使原来的爱情观彻底崩溃。米切尔对爱的描述是辨证的。   米切尔的写作方式也很有特点,她最先完成最后一章,然后倒推情节,她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书的总体构架和情节,最后又用了近七年的时间进行加工,润色,可谓十年辛酸,厚积薄发。   从语言上看,米切尔受到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影响,许多章节几乎直接借斯佳丽口吻进行描写,这反倒使这些章节成为了性格化的文字,流露出真切自然,个性十足之微,使人读之不忍释卷。   从这本书中还可以感觉到实用主义在美国的大行其道,感觉到作者明显的反战倾向。作者思索的问题包含爱情,人生,家庭,婚姻,事业,战争等等严肃的话题,因此使这本书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七   有一个故事问读者,你知道世界上没有发现珠穆朗玛峰之前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吗?有人绞尽脑汁之后释然一笑,自然还是珠峰啊。   原来,真正的颠峰无需证实。   玛格丽特*米切尔,一九四九年死于车祸。
 

阅读全文(256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部落窝Blog模板世界部落窝Blog模板世界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31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6068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