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IMAGE_031.jpg

|

|
Blog信息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336 评论数量:1090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380650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4日 |

| |
[课程整合]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把脉 原创空间, 情感绿洲
我不能发帖子呢?难道我触犯了右派利益吗?岂有此理!!!!!!!!!11 发表于 2005/1/8 14:03:22 |
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把脉http://www.elab.org.cn/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57&show=0
文/ 刘 磊1 张毓婧2
《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4年第7期刊登了刘东老师的文章《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向何处去》,文中谈到日本200所实验学校用了两年时间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在世界面前,而我国近1000所国家级实验学校用了六年时间却没有一项成果得到世界认可,这个现状直让人觉得心惊肉跳。作者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很好的建设性意见,读来感触颇多,发人深思。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下面我从教育技术专家的理论指导、实验学校的实践和承担实验课题的中坚力量、实验课题的管理和监督三个角度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要重视教育技术专家和实验学校的联系互动教育部筹划设立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时,在各个省都设立了一个“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组”,在教育部还有个“全国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这些专家组顾名思义是在各实验学校进行实验时进行指导,对课题进行评估督导。那么这些专家在我们实验之初为什么看不到我们的实验课题是带有“功利主义”和“唯技术论”的?而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六年后,却给了我们实验学校一个“走进了经验总结的死胡同”的结论,并给我们敲起了“警钟”。只是这警钟未免敲得晚了些!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这同我们专家组的工作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专家组同实验学校的工作严重脱节,很多专家本身科研任务很重,很多时间忙于自身事务。他们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课题研究是不请不到,到了可能也仅限于听听学校领导的“课题进行得十分顺利”的报喜不报忧的程式化的汇报,因此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进行得到底怎么样,他们实际上并不了解。专家们在满足于自己的高深的理论的自圆其说时,却不知道他们的理论同各实验学校在进行的实验大大脱节,很多理论实际上严重脱离我国国情。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要真正对课题实验起到指导作用,要真正保证实验课题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专家们必须从高高的讲坛上走下来,深入一线,参与实验学校的课题实施,实时跟踪实验的进行,同参与实验的老师和学生对话。专家和实验学校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双向互动,这样,实验学校才能获得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专家才能获得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各实验学校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成果,应该是专家们提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论据,专家们应该重视这一点。没有科学的实验何来科学的理论?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专家们提出的理论再好也只能是空想。专家们在教育技术理论上奉行“拿来主义”的时候,应该注意把这些“洋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其实,实验学校是很需要专家及时的指导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实验课题最后以失败告终,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以保障双方的沟通。要发挥实验学校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中坚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实验课题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定语的,也就是说,这个课题是属于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的,它们同普通教育学课题密切联系但又有自己的哲学方法论和实施方法,以解决当前问题为目的。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的这个特点,它需要实验者要把握教育技术的实质和内涵,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方法论解决问题。因此,课题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他们应该是课题组的主力军。但是,在实际的课题实验中,他们往往是以“辅助人员”的身份出现的,是幕后英雄,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在我的了解中,不管是在中西部省份,还是在条件较好的苏、浙、沪地区,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地位都是不高的,待遇也不如普通代课教师。孟子说:“富之,贵之,以成其事。”教育技术工作者是学校工作中的多面手,要掌握很多技能,还要跟踪最新技术、理论的发展,学习辛苦,工作辛苦,且甘为幕后英雄,不计名利,真不知道各个学校是根据什么“科学指标”给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定的岗位津贴?这样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是留不住人才,二是打击工作积极性,三是使实验工作偏离方向。学校中的教育技术工作者既具有前沿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了解学校实际情况。他们可以作为实验课题的规划者和实验的设计组织者;他们可以在学校和专家组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从而成为课题顺利实施的中坚力量。所以,各实验学校应重视起本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他们的地位和经济收入,促进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然,这也需要我们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利用好自身条件,提高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要加强实验学校实验课题的管理和监督在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中,我们也应该提出“质量是课题的生命”的口号,对课题质量加强管理和监督。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实际上并未能撼动“应试教育”的根基。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未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学校一切工作围绕着“考试”的状况依然如故。因此,与高考无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实际上并不能受到学校的真正重视。因此,课题实验过程中出现各种非常规现象、产生各种“次品”就再所难免了。有的学校只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而申报课题,这样为申报而申报的课题实验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课题申报之初,要严格进行审查,只有在学校准确把握课题精神,有条件、有能力、有创意并可行的情况下才予以立项。我们这么多学校进行实验,却未出什么成果,和当初批准立项时审查不严难道没有关系?课题进行过程中要进行监督。现在学术腐败泛滥,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中造假的现象也不鲜见。有的学校课题开题之后便束之高阁,实际上并未对课题进行研究,几个人闭门造车,各种数据便应运而生;也有的学校开题之后敷衍了事,实验方法不科学,人力物力不到位,流于形式。科学研究是严肃的事情,尤其是事关千秋万代的教育事业,学术造假实在不能容忍。我国六年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却未见有影响的成果,与此不无关系。实验造假危害甚大,它提供的虚假数据和成果会影响科学理论的发扬,假的数据和成果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由此提炼的理论也是伪的;它提供的虚假的数据和成果影响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实验成果一片“大好”的情况,必然会掩盖教育事实的真相,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专家组在课题结题鉴定上,应该本着科学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对成果进行认真评价,去伪存真,让有价值的成果发扬光大,让作伪者受到惩戒。专家们也应该恪守自己的操守,实事求是,不可沦为造假者的帮凶。如果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了专家们的及时指导和帮助,有了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勤劳和智慧,有了健全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是一定会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作者单位:1安徽省淮南一中 232001 2安徽省淮南矿一中 232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