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ugust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IMAGE_031.jpg

|

|
Blog信息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336 评论数量:1090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385171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4日 |

| |
[读书笔记]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原创空间, 情感绿洲
我不能发帖子呢?难道我触犯了右派利益吗?岂有此理!!!!!!!!!11 发表于 2005/1/7 10:49:44 |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
当代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早有学者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而开始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时代。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都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这个新的社会里都将会和过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人已经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的学习,或者说以前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需要。这样,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如何改革教育,让人们能尽可能通过新的教育学会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探讨的问题。而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手段。
不同的社会里,信息的来源、处理信息的观念、方法、技术和手段都不相同,但是,只要是尝试着把现有社会上各种新出现的技术运用到教育中,使得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促使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与创新,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最终通过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和获得信息的能力,适应和促使社会发展,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个新名词的出现,在各国的名称是不统一的,各国都有自己的叫法,在中小学中实施的形式也不一样。但是,不管叫什么,实施形态如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利用一切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手段来充实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方式从而培养人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素养和能力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我国当前中小学作为一门课程的《信息技术课程》,而是指的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包括各种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等技术和手段)而建立起来的不同与以往的教学模式,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专门以信息技术为内容的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中,新技术和设备在教育中的使用是一个显著特点。只有教育观念的更新而没有技术支持不能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果只单纯的强调技术而忽视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那也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组织模式是课堂教学、班级授课,教师讲授的是教材里的内容,教师通过黑板、粉笔等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里,虽然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不同,但是基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信息技术教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新的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知识的传授者不再仅限于教师,学习的场所不再限于学校和教室。通过广播、电视、卫星、计算机、网络甚至手机等等新信息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到信息,进行学习。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不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是青少年的专利;事实上,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具有创新的能力。
纵观世界各国在近些年在教育上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来武装教育,从而使得各国的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我们看来,当前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名词,比如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等等都可以归入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里来。
二.当今世界各国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趋势
各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点,而其中又把计算机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无论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地方分权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关于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应用,各个国家的政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具体体现在:
1.不断建立各种机构和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给教育提出的挑战进行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
2.为了使教育为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重新修改课程大纲,其中信息学和计算机教育是这次课程大纲修改的核心;
3.投资支持国内企业生产专门的教育计算机,为学校购买和分发计算机,并将计算机的配置标准化;
4.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开发软件,组织计算机软件竞赛,以促使提高教育软件的质量;
5.政府制定有力的政策、策略并着力切实全面实施,如建立试点学校,教师分级培训计划等等政策等。
三.世界各国中小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我们的观察范围内,我们认为,当前世界上主要国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大体上有指导教师模式、学习者模式、工具模式三种。
在日本,计算机更多的是作为众多媒体资源中的一种,在初中和小学主要是全班用作指导教师模式,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者模式即计算机本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日本也很重视,只是高考的压力使日本学生更多地学习数学和物理而不是BASIC;日本计算机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有特色的应用是用于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育管理方面;教师把计算机用于反应分析,教师能知道每个学生正在做什么并且可保存学生反应时间的记录,把计算机更好地用作工具评价教学过程并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所以,计算机作为工具的模式对于日本来讲更注重的是把它作为管理的工具。
对于新西兰、澳大利亚这些地理环境辽阔、人口密度小的国家,计算机除了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用于指导教师模式、学习者模式之外,计算机还是远距离通讯的重要设备、重要的节点和终端,是构造交互式、实时性的开放式学习模式的重要枢纽。计算机联网并用于构造新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是这些国家在中小学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中利用计算机的独有的特点。这一特色使得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新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源,这种学习资源不仅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共享资源形式存在,而且它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教学的模式,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美国的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则完全按照作为指导教师的模式、作为学习者模式、作为工具模式的发展轨迹,只不过美国更重视学生的计算机素质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机作为学习者模式在美国很流行,计算机语言的学习是美国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比较重要的方面,这方面的成绩是学生升入大学的一个重要参考。
韩国、马来西亚等计算机教育不是很先进的国家,他们在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开始,为了少走弯路,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一般是按照计算机作为学习者模式,即主要教学生计算机语言,到目前发展成计算机作为工具的模式,即逐渐把计算机作为各门课程的辅助工具,并把它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整合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