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网友说看不见文章内容, 现提示如下: 点击每一个标题行任一地方都会展开和隐藏此文章内容(不要点击标题). 目前展开隐藏功能只支持IE浏览器,虽然可以改成支持FF浏览器,不过现在一直没时间去弄,等有时间再修改了。 |
blog名称:乱闪Blog 日志总数:267 评论数量:1618 留言数量:-26 访问次数:2656509 建立时间:2005年1月1日 |
|

| |
初级教程之SQL Injection(SQL注入攻击)
|
来源: 未知
作者: KrnlCrk
更新日期: [2005-03-12]
因为目前SQL注入是非常热门而且技术门槛较低的攻击手段,并且非常实用,轻则可以拿到网站的一些帐号,比如拿到某个电影网站的黄金会员的帐号;重则利用其网站楼多入侵整个服务器等等。
这里打算作为一个专题讲解SQL及其注入。其中对于SQL不太明白的地方希望大家自己查资料。这个帖子将长期更新。。。
一,SQL纵览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语言是一种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语言中完成核心功能的共有9个关键词:SELECT(数据查询)、CREAT、DROP、ALTER(数据定义)、INSERT、UPDATA、DELETE(数据操纵)、GRANT、REVOKE(数据控制)。
1,数据定义部分 (1)创建基本表 creat table Employee ( Eno char(6) not null unique, Ename char(20) unique Esex char(2) Eage int Edept char(10) Espe char(20) ) 该语句创建了一个名为Employee的数据表,共有六列,分别为字符型(长度为6,非空,唯一)的雇员号Eno,字符型(长度为20,唯一)的雇员号姓名Ename,字符型(长度为2)的雇员性别,整型的雇员年龄,字符型(长度为10)的雇员部门,字符型(长度为20)的雇员特长.
(2)删除基本表 DROP TABLE Employee
(3)更改基本表 ALTER TABLE Employee ADD Esalary CHAR(5) 在雇员表中加入一列,字符型(长度为5)的雇员薪水. ALTER TABLE Wmployee DROP UNIQUE(Ename); 去掉雇员表中雇员姓名的唯一属性. ALTER TABLE Employee MODIFY Esex CHAR(1); 把雇员表中的性别列改为一位字符型.
2,数据查询部分
这是SQL语句中最灵活,功能最强的部分. (1)基本查询语句 SELECT Eno,Ename,Esex FROM Employee 查询Employee表中的Eno,Ename,Esex三列 SELECT * FROM Employee 查询Employee表中的所有列. SELECT DISTINCT Eno FROM Employee; 查询Employee表中的Eno列,并去除重复行.
(2)条件(WHERE)查询语句 插叙条件的连接词如下:NOT,=,>,<,>=,<=,!=,<>,!>,!<,BETWEEN AND,NOT BETWEEN AND(确定范围),LIKE,NOT LIKE(字符匹配),IS NULL,IS NOT NULL(空值),AND,OR(多条件连接).
ⅰ 比较 SELECT Eno FROM Employee WHERE Eage <=25 列出表中年龄小于25的雇员号 ⅱ 确定范围 SELECT Eno,E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Eage [NOT] BETWEEN 20 AND 30 列出表中年龄(不)在20到30的雇员号和姓名 ⅲ 确定集合 SELECT Eno,E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Edept [NOT] IN (‘SD',’HD’) 列出表中(不)是软硬件开发部的雇员号和姓名 ⅳ 字符匹配 LIKE的用法如下 [NOT] LIKE ‘<匹配模式>’[ESCAPE ‘<换码符>’] 通配符号有%和_两种。 %:匹配任意长度的字符串(长度可以为0)。A%b可与ab,adfb等匹配。 _:匹配单个任意字符。a_b可与a#b,a@b等匹配。 如果有ESCAPE,则跟在换码符号后的%或者_不再是通配符号,只是正常的%或_。 例如: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Ename LIKE ‘刘%’ 查找表中姓刘雇员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Ename LIKE ‘刘_ _’ 查找表中姓名为刘某(两个字)的雇员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Espe LIKE ‘DB\%t_‘ESCAPE’\’ 查找表中特长项为DB_开始,倒数第二个字符为t的雇员的信息。
Ⅴ 空值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E Espe IS [NOT] NULL 查找表中特长项(不)为空的雇员信息。
Ⅵ 多条件连接 SELECT E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Edept ='SD' AND Eage <=30; 列出表中软件开发部门30及30岁以下雇员姓名。
(3)结果排序 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用ORDERBY,ASC(默认)为升序,DESC为降序 SELECT * FROM Employee ORDER BY Edept,Eage DESC
(4)结果分组 对查询结果的分组一般要用到SQL的集函数,因此先介绍集函数。 SQL语言的集函数主要有COUNT(统计总数),SUM(求和),AVG(求均值),MAX(最大值),MIN(最小值)。 SELECT MAX(Eage) FROM Employee WHERE Edept='SD' 列出软件开发部年纪最大雇员的姓名。 SELECT Edept FROM Employee GROUP BY Edept HAVING Count(*)>10 统计各部门的雇员数,只显示雇员数大于10的部门。 SELECT Edept,COUNT(Eno) FROM Employee GROUP BY Edept 统计各部门雇员数,按部门分组列出各部门的雇员数。
(5)连接查询 连接查询是查询涉及多个数据表,FROM后连接多个表的情况。 假如我们要统计各个项目参加人的雇员号和姓名,涉及的表Eproject结构如下: Eproject (Eno CHAR(6),Pno CHAR(6),TimeBgnTIME, TimeEnd TIME,Remark CHAR(50)) 相应的查询语句为: SELECT Eproject.Pno,Employee.Eno,Ename FROM Employee,Eproject WHERE Employee.Eno=Eproject.Eno ORDER BY Eproject.Pno; 列出参加各项目的雇员号和姓名,并按照项目号升序排列。
(6)集合查询 集合查询指的是多个SELECT查询结果间进行的集合操作。主要有UNION(并操作),INTERSECT(交操作),MINUS(差操作),其中标准SQL中没有提供交操作和差操作,但他们可以使用联合查询实现。 假如我们要查询硬件开发部年龄不大于25岁的雇员,可以结合查询实现如下: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Edept='HD' UNION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Eage<=25
3,数据更新部分 SQL中的数据更新语句有INSERT,UPDATE和DELETE三种,用法如下:
(1)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Employee valueS ('13253','王二','男','23','SD','DB_Project') 向雇员表中插入一条完整的数据 INSERT INTO Employee (Eno,Ename) valueS ('13253','王二'); 向表中插入一条数据,只包含雇员号和姓名,其他列为空值。 注意:以上情况,属性为非空的列一定不能为空值。
(2)修改数据 UPDATE Employee SET Eage=24 WHERE Eno='13253' 将表中13253号雇员年龄改为24岁
(3)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Employee WHERE Eno='13253'
4,数据控制部分
(1)用户授权 SQL用户授权使用GRANT关键词,它的用法如下: GRANT SELECT ON TABLE Employee TO usr1; 允许用户usr1查询表Employee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ABLE Employee TO usr2; 允许用户usr2对表Employee的任何操作
(2)收回权限 SQL中收回用户权限使用REVOKE关键词 REVOKE UPDATE(Eno) ON TABLE Employee FROM usr3;] 收回usr3更新表Employee中Eno列的权利 REVOKE ON TABLE Employee FROM PUBLIC 不允许所有用户在表Employee中添加数据。 |
|
SQL Server 连接基础知识
|
引言
该堆栈的顶部是 API 或对象库层。应用程序通过对象库公开的 API 函数或接口连接到 Microsoft® SQL Server。用于访问 SQL Server 的 API 示例包括 ODBC 和 DB-Library。用于访问 SQL Server 的对象库示例包括 OLE DB、ADO 和 ADO.NET。由于 ADO 最终使用 OLE DB 与服务器通信,因此 Windows 应用程序在与 SQL Server 通信时实际上只使用两个常用的对象库,即 OLE DB 和 ADO.NET。由于通过 ADO 或 ADO.NET 进行连接通常比通过 ODBC 进行连接更普遍(但 SQL Server 的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仍通过 ODBC 进行连接),因此本文将从 ADO/OLE DB 和 ADO.NET 的角度介绍 SQL Server 连接体系结构的客户端。如今,大多数应用程序均通过对象库(而非 ODBC 或类似 API)连接到 SQL Server。
ADO 和 OLE DB
OLE DB 客户端(也称作使用者)通过客户端提供程序与服务器以及其他后端程序进行通信。此提供程序是一组 COM 组件(一个或多个),用于将应用程序请求转换为网络进程间通信 (IPC) 请求。在使用 SQL Server 的情况下,最常用的 OLE DB 提供程序是 SQLOLEDB,它是 Microsoft 为 SQL Server 提供的 OLE DB 提供程序。SQLOLEDB 随附于 SQL Server 中,并作为 Microsoft 数据访问组件 (MDAC) 库的一部分安装。
为了使用 ADO 与 SQL Server 进行通信,应用程序首先使用 Connection 对象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ADO 的 Connection 对象接受一个连接字符串,该字符串指定要使用的 OLE DB 提供程序以及传递给它的参数。如果应用程序使用 SQLOLEDB 提供程序连接到 SQL Server,则该字符串中将显示“SQLOLEDB”。
ADO 应用程序还可以通过 ODBC 连接到 SQL Server。为此,应用程序将使用适用于 ODBC 的 OLE DB 提供程序,并指定在其连接字符串中引用目标 SQL Server 的 ODBC 数据源。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与 OLE DB 进行通信,同时 ODBC 的 OLE DB 提供程序调用相应的 ODBC API,以便与 SQL Server 进行会话。
ADO.NET
ADO.NET 应用程序通常使用 .NET Framework Data Provider for SQL Server 连接到 SQL Server。该本机提供程序使 ADO.NET 对象能够与 SQL Server 直接进行通信。通常,应用程序使用 SqlConnection 对象建立连接,然后使用 SqlCommand 对象向服务器发送命令,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结果。SqlDataAdapter 和 SqlDataReader 类通常与 SqlCommand 一起使用,以便通过托管的代码应用程序与 SQL Server 进行交互。
通过 OleDbConnection 类,ADO.NET 应用程序还可以使用 SQLOLEDB OLE DB 提供程序与 SQL Server 进行交互。此外,它们可以通过 OdbcConnection 类使用 ODBC 访问 SQL Server。因此,仅通过托管代码,您就有三种不同的方法从应用程序访问 SQL Server。从故障排除的角度而言,了解这些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您将遇到的与连接相关的问题归结到特定的数据访问层或库。 客户端 Net-Library
该堆栈中的下一层是 Net-Library。Net-Library 在 API 或对象库(应用程序使用它与 SQL Server 进行通信)与网络协议(用于与网络交换数据)之间提供了一个通道。SQL Server 为所有主要的网络协议提供了 Net-Library。这些库以透明方式将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发送到 SQL Server,并将服务器发出的响应返回给客户端。可以使用 SQL Server 的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配置适用于特定客户端的 Net-Library。支持的客户端协议包括 TCP/IP、命名管道、NWLink、多协议 (RPC) 和其他一些协议。
尤其值得一提的 Net-Library 是共享内存 Net-Library。顾名思义,该 Net-Library 使用 Windows 的共享内存功能在 SQL Server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显然,这意味着客户端与服务器必须位于同一台物理计算机上。
由于它能够绕过物理网络堆栈,因此共享内存 Net-Library 要比其他 Net-Library 快得多。对共享内存区域的访问受到同步对象的保护,因此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速度主要受限于 Windows 对内核对象进行调度的能力,以及进程与共享内存区域之间进行数据复制的能力。
可以在连接时将某个时间段或(本地)指定为您的计算机名,来指示使用共享内存 Net-Library。也可以在连接时为计算机实例名加上前缀 lpc:,来指示要使用共享内存 Net-Library。
注意,即使连接到同一台计算机上的 SQL Server,共享内存 Net-Library 也未必就是最佳的连接选项。在某些情况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直接连接可能限制它的扩展性。与应用程序整体体系结构中的其他元素一样,应始终对给定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全面的测试,然后才能判断它是否有良好的扩展性以及是否比其他方法更快。
连接
客户端进行连接时,SQL Server 的用户模式计划程序 (UMS) 组件将它指定给特定的计划程序。启动时,SQL Server 为系统上的每个 CPU 创建一个单独的 UMS 计划程序。当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时,这些客户端将指定给具有最少连接数的计划程序。连接后,客户端将不会更换计划程序 - 它将始终受到指定计划程序的控制,直到连接断开。
这对与服务器建立多个连接的应用程序很重要。如果应用程序性能较差,或无法在它的多个连接上平均分配工作,则在该应用程序的某些连接之间可能造成不必要的 CPU 资源争用,而其他连接实际上却处于空闲状态。
例如,应用程序与双处理器计算机上运行的 SQL Server 建立了四个连接,连接 1 和 3 隶属于处理器 0,连接 2 和 4 隶属于处理器 1。如果应用程序的大部分工作通过连接 1 和 3 执行,则这两个连接将争用 CPU 0,而 CPU 1 实际上可能仍处于空闲状态。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只能断开某些连接或重新连接某些连接,并希望连接 1 和 3 隶属于不同的 CPU (连接时无法指定处理器隶属关系),或在它的连接上重新分配工作负荷,以便每个连接的工作负荷更加均衡。当然,后一种情况要远好于前一种情况。
连接内存
SQL Server 为客户端请求的每个连接保留三个数据包缓冲区。每个缓冲区的大小取决于 sp_configure 存储过程指定的默认网络数据包大小。如果默认网络数据包大小小于 8 KB,则这些数据包的内存将由 SQL Server 的缓冲池提供。否则,该内存将由 SQL Server 的 MemToLeave 区域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NET Framework Data Provider for SQL Server 的默认网络数据包大小为 8KB,因此,与托管代码客户端连接关联的缓冲区通常由 SQL Server 的 MemToLeave 区域提供。而典型的 ADO 应用程序却不同,它们的默认数据包大小为 4 KB,因此缓冲区将由 SQL Server 缓冲池分配。 事件
连接后的客户端请求通常分为两种广泛类别:语言事件和远程过程调用。尽管还存在其他类别,但大多数由 SQL Server 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的请求由以下两种类型之一构成:语言事件是从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的 一组 T-SQL。例如,如果调用 ADO Command 对象(其 CommandText 属性设置为 T-SQL 查询,CommandType 属性设置为 adCmdText)的 Execute 方法,则查询将作为语言事件提交给服务器。同样,如果将 CommandType 设置为 adCmdTable 并调用 Execute 方法,则 ADO 将生成一个内部查询(它将选择 CommandText 属性标识的表中的所有列),并将它作为语言事件提交给服务器。另一方面,如果将 CommandType 设置为 adStoredProc,则调用 Execute 将使 ADO 向服务器提交一个远程过程调用请求,以执行 CommandText 属性中列出的存储过程。
为何要关心将请求作为语言事件还是作为 RPC 提交给服务器呢?通常,这是因为 RPC 的功能更为出色,特别是在重复调用具有不同筛选值的同一查询时。尽管 SQL Server 可以自动将普通的语言事件请求参数化,但这种能力非常有限。它从不尝试自动将某些类型的查询参数化。这可能会导致基本相同的查询产生不同的执行,从而只因为这些不同的执行提供不同的值,而导致在服务器上白白浪费计划编译的成本。这通常不是您所希望的结果 - 您希望针对查询的第一次执行编译一个新的计划,然后将该计划重复用于具有不同参数的执行。
而 RPC 则通过显式参数化查询(而不是依赖服务器参数化查询)来支持计划重复使用。为过程的第一次执行生成一个计划后,随后的执行将自动重复使用该计划,即使它们提供的参数值不同。与通过语言事件调用存储过程相比,使用 RPC 调用存储过程不仅节省了计划编译所需的执行时间和 CPU 资源,还增强了 SQL Server 内存资源的利用率,因为它避免了冗余执行计划所浪费的内存。
在执行动态 T-SQL 时,通常首选 sp_executesql 而不是 EXEC() 也出于同样的原因。Sp_executesql 的工作方式是:使用指定的查询创建一个存储过程,然后使用提供的参数调用它。与 EXEC() 不同,sp_executesql 提供了一个允许您参数化动态 T-SQL 并支持计划重复使用的机制。使用 sp_executesql 执行的动态查询比使用 EXEC() 的查询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编译和资源消耗。
TDS
从客户端发送到 SQL Server 的 RPC、语言事件和其他类型的请求被格式化为称作表格数据流 (TDS) 的 SQL Server 特定数据格式。TDS 是 SQL Server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使用的“语言”。对于它的确切格式将不作介绍,但是,如果客户端要与 SQL Server 进行通信,就必须使用 TDS。
目前,SQL Server 支持三种版本的 TDS:TDS 8.0(适用于 SQL 2000 客户端)、TDS 7.0(适用于 SQL Server 7.0 客户端)和 TDS 4.2(适用于 SQL Server 4.2、6.0 和 6.5 客户端)。完全支持所有 SQL Server 2000 功能的版本只有 TDS 8.0。其他版本保持向后兼容。
服务器端 Net-Library
在服务器端,客户端请求最初由 SQL Server 为侦听特定网络协议而建立的侦听器接收。这些侦听器由服务器上的网络库以及服务器端的 Net-Library(在它们与服务器之间提供管道)构成。您可以使用 SQL Server 网络实用程序配置服务器侦听的协议。SQL Server 与客户端支持同样范围的网络协议(处理群集的情况除外)。对于群集化的 SQL Server,只有 TCP/IP 和命名管道可用。
SQL Server 为侦听客户端请求所使用的每个网络协议设置一个线程,并使用 Windows 的 I/O 完成端口机制等待和有效处理请求。从网络接收到 TDS 数据包时,Net-Library 侦听器将其重新汇编为它们的原始客户端请求,并将这些请求传递到 SQL Server 的命令处理层,即开放式数据服务 (ODS)。 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服务器在准备将特定客户端请求的结果返回时,将使用最初接收请求时所用的网络堆栈。它通过服务器端 Net-Library 将结果发送到相应的网络协议,随后这些结果将通过网络以 TDS 格式返回到客户端。
在客户端上,客户端 Net-Library 将从服务器接收的 TDS 数据包从 IPC 层重新汇编,并将其继续转发到初始化该请求的 API 或对象库。
小结
尽管涉及了所有组件,但 SQL Server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往返过程却相当快 - 特别是在使用内存 Net-Library 时,亚秒响应时间非常普遍。构建和调整您自己的 SQL Server 客户端应用程序时,以下几个与数据相关的问题值得注意:
• 如果应用程序与 SQL Server 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则建议您使用共享内存 Net-Library(如果尚未使用它)。基于共享内存 Net-Library 的连接通常比其他类型的连接快很多。在注意上述内容的同时,还应:始终全面测试解决方案并将它与其他可行方案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判断它是否确实更好或更快。事实胜于雄辩。
• 由于客户端在第一次连接时将指定给特定的 UMS 计划程序,并只有在断开连接后,才会摆脱该计划程序的控制,因此确保在应用程序与服务器建立的连接上均衡分配工作负荷非常重要。工作负荷不均衡可导致不必要的 CPU 争用并降低资源使用率。
• 在服务器上配置的默认网络数据包大小以及客户端在连接时指定的网络数据包大小将直接影响它们在服务器上所需的内存量和分配内存的池。对服务器进行扩展性和速度配置时,应记住这一点。还应记住,默认情况下,ADO.NET 应用程序的网络数据包大小比 ADO 应用程序的更大。
• 通常,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应首选 RPC 而非语言事件。为此,应在使用的 ADO 或 ADO.NET 对象中设置相应的属性。
• 执行动态 T-SQL 时,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 sp_executesql 代替 EXEC()。唯一例外的情况是,当使用 EXEC() 的功能将查询片断连接而成的动态查询字符串的大小超过单个本地变量的存储大小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 当遇到客户端问题,并且怀疑它可能和连接服务器时所用的对象库或 API 有关时,可以使用的一个故障排除技巧就是更改所用的客户端机制,这样可以将问题归结为特定的组件。例如,假设您升级 MDAC 并开始在 SQL Server 错误日志中看到 17805 错误,这表明客户端 ADO 应用程序发送的 TDS 数据包的格式不正确。您可能尝试让应用程序转为使用 ODBC 的 OLE DB 提供程序,如果您可以较为容易地做到这一点,应看看该问题是否与 SQLOLEDB 提供程序有一定的关系。相反,如果基于 ADO 的应用程序一直通过 ODBC 进行连接,则可以切换到 SQLOLEDB,看看这是否能解决问题,或至少帮助您缩小问题的范围。
• 同样,在对连接问题进行故障排除时,更改正在使用的 Net-Library 有时会有所帮助。如果使用 TCP/IP,命名管道也许值得一试。例如,如果 DHCP 服务器出现问题,并且没有有效的 IP 地址,则您将无法使用 TCP/IP 连接到 SQL Server。通过切换到命名管道,可以快速地将问题归结为 TCP/IP 特定的因素上。另一方面,如果在切换 Net Library 后仍存在同样的问题,则可以排除 Net-Library 方面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服务器已关闭,或在您与服务器之间的某处网络基础设施无法正常工作。最后,还可以容易地更改应用程序使用的 Net-Library,而不必更改应用程序本身,这样就为您提供一个帮助缩小问题范围的工具。尽管从长远角度而言,使用某一特定 Net-Library 并不可行,但让客户端临时使用它可以帮助您缩小连接相关问题的范围。 |
|
EXISTS 和 ALL
|
EXISTS使用了一个子查询作为条件,只有当子查询返回行的时候这个条件才为真,如果子查询不返回任何的行条件就为假。如果商店在处理Chair的时候,有个顾客想看看所有拥有者的列表,就可以使用EXSIST,语句如下:
SELECT OWNERFIRSTNAME, OWNERLASTNAME
FROM ANTIQUEOWNERS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ANTIQUES
WHERE ITEM = 'Chair');
如果在Antiques列中有Chair,那么子查询就会返回一行或者多行,就使得EXISTS子句为真,然后让SQL列出拥有者来。如果没有搜索到Chair,则没有行被返回,条件就为假。
ALL是另外一个不寻常的关键字,因为ALL查询通常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并且可能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SELECT BUYERID, ITEM
FROM ANTIQUES
WHERE PRICE >= ALL
(SELECT PRICE
FROM ANTIQUES);
上面这条语句将返回最高价格的Item以及它的买方。子查询返回了Antiques表中的所有的Price列,而外层的查询逐行查询Antiques表,并且如果它的Price大于等于(或者ALL)列中的Prices,它就会被列出,它就是最好价格的Item。这里必须使用">="的原因是最高价格的Item要等于列表中的最高价格,因为这个Item在Price列中。 |
|
ACCESS中使用SQL语句应注意的地方及几点技巧
|
以下SQL语句在ACCESS XP的查询中测试通过 建表: Create Table Tab1 ( ID Counter, Name string, Age integer, [Date] DateTime); 技巧: 自增字段用 Counter 声明. 字段名为关键字的字段用方括号[]括起来,数字作为字段名也可行.
建立索引: 下面的语句在Tab1的Date列上建立可重复索引 Create Index iDate ON Tab1 ([Date]); 完成后ACCESS中字段Date索引属性显示为 - 有(有重复). 下面的语句在Tab1的Name列上建立不可重复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Name ON Tab1 (Name); 完成后ACCESS中字段Name索引属性显示为 - 有(无重复). 下面的语句删除刚才建立的两个索引 Drop Index iDate ON Tab1; Drop Index iName ON Tab1;
ACCESS与SQLSERVER中的UPDATE语句对比: SQLSERVER中更新多表的UPDATE语句: UPDATE Tab1 SET a.Name = b.Name FROM Tab1 a,Tab2 b WHERE a.ID = b.ID; 同样功能的SQL语句在ACCESS中应该是 UPDATE Tab1 a,Tab2 b SET a.Name = b.Name WHERE a.ID = b.ID; 即:ACCESS中的UPDATE语句没有FROM子句,所有引用的表都列在UPDATE关键字后. 上例中如果Tab2可以不是一个表,而是一个查询,例: UPDATE Tab1 a,(Select ID,Name From Tab2) b SET a.Name = b.Name WHERE a.ID = b.ID;
访问多个不同的ACCESS数据库-在SQL中使用In子句: Select a.*,b.* From Tab1 a,Tab2 b In 'db2.mdb' Where a.ID=b.ID; 上面的SQL语句查询出当前数据库中Tab1和db2.mdb(当前文件夹中)中Tab2以ID为关联的所有记录. 缺点-外部数据库不能带密码.
在ACCESS中访问其它ODBC数据源 下例在ACCESS中查询SQLSERVER中的数据 SELECT * FROM Tab1 IN [ODBC] [ODBC;Driver=SQL Server;UID=sa;PWD=;Server=127.0.0.1;DataBase=Demo;] 外部数据源连接属性的完整参数是: [ODBC;DRIVER=driver;SERVER=server;DATABASE=database;UID=user;PWD=password;] 其中的DRIVER=driver可以在注册表中的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ST.INI\ 中找到
ACCESS支持子查询
ACCESS支持外连接,但不包括完整外部联接,如支持 LEFT JOIN 或 RIGHT JOIN 但不支持 FULL OUTER JOIN 或 FULL JOIN
ACCESS中的日期查询 注意:ACCESS中的日期时间分隔符是#而不是引号 Select * From Tab1 Where [Date]>#2002-1-1#; 在DELPHI中我这样用 SQL.Add(Format( 'Select * From Tab1 Where [Date]>#%s#;', [DateToStr(Date)]));
ACCESS中的字符串可以用双引号分隔,但SQLSERVER不认,所以为了迁移方便和兼容, 建议用单引号作为字符串分隔符. |
|
SQL Server联机丛书:删除存储过程
|
删除存储过程不再需要存储过程时可将其删除。如果另一个存储过程调用某个已删除的存储过程,则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会在执行该调用过程时显示一条错误信息。但如果定义了同名和参数相同的新存储过程来替换已删除存储过程,那么引用该过程的其它过程仍能顺利执行。例如,如果存储过程 proc1 引用存储过程 proc2,而 proc2 被删除,但由创建了另一个名为 proc2 的存储过程,现在 proc1 将引用这一新存储过程,proc1 也不必重新编译。
存储过程分组后,将无法删除组内的单个存储过程。删除一个存储过程会将同一组内的所有存储过程都删除。
DROP PROCEDURE
从当前数据库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存储过程或过程组。
语法
DROP PROCEDURE { procedure } [ ,...n ]
参数
procedure
是要删除的存储过程或存储过程组的名称。过程名称必须符合标识符规则。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使用标识符。可以选择是否指定过程所有者名称,但不能指定服务器名称和数据库名称。
n
是表示可以指定多个过程的占位符。
注释
若要查看过程名称列表,请使用 sp_help。若要显示过程定义(存储在 syscomments 系统表内),请使用 sp_helptext。除去某个存储过程时,将从 sysobjects 和 syscomments 系统表中删除有关该过程的信息。
不能除去组内的个别过程,必须除去整个过程组。
不论用户定义的系统过程(以 sp_ 为前缀)是否为当前数据库,都将其从 master 数据库中除去。如果在当前的数据库未找到系统过程,则 Microsoft® SQL Server™ 尝试将其从 master 数据库除去。
权限
默认情况下,将 DROP PROCEDURE 权限授予过程所有者,该权限不可转让。然而,db_owner 和 db_ddladmin 固定数据库角色成员和 sysadmin 固定服务器角色成员可以通过在 DROP PROCEDURE 内指定所有者除去任何对象。
示例
下例删除 byroyalty 存储过程(在当前数据库内)。DROP PROCEDURE byroyalty
GO
|
|
SQL Server联机丛书:查看存储过程
|
几个系统存储过程用系统表提供有关存储过程的信息。使用这些存储过程可以:
查看用于创建存储过程的 Transact-SQL 语句。这对于没有用于创建存储过程的 Transact-SQL 脚本文件的用户是很有用的。
获得有关存储过程的信息(如存储过程的所有者、创建时间及其参数)。
列出指定存储过程所使用的对象及使用指定存储过程的过程。此信息可用来识别那些受数据库中某个对象的更改或删除影响的过程。
查看存储过程的定义
sp_helptext
显示规则、默认值、未加密的存储过程、用户定义函数、触发器或视图的文本。
语法
sp_helptext [ @objname = ] 'name'
参数
[@objname =] 'name'
对象的名称,将显示该对象的定义信息。对象必须在当前数据库中。name 的数据类型为 nvarchar(776),没有默认值。
返回代码值
0(成功)或 1(失败)
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Text
nvarchar(255)
对象定义文本
注释
sp_helptext 在多个行中显示用来创建对象的文本,其中每行有 Transact-SQL 定义的 255 个字符。这些定义只驻留在当前数据库的 syscomments 表的文本中。
权限
执行权限默认授予 public 角色。
示例
下面的示例显示 employee_insupd 触发器的文本,该触发器在数据库 pubs 中。USE pubs
EXEC sp_helptext 'employee_insupd'
查看有关存储过程的信息 sp_help
报告有关数据库对象(sysobjects 表中列出的任何对象)、用户定义数据类型或 Microsoft® SQL Server™ 所提供的数据类型的信息。
语法
sp_help [ [ @objname = ] name ]
参数
[@objname =] name
是 sysobjects 中的任意对象的名称,或者是在 systypes 表中任何用户定义数据类型的名称。Name 的数据类型为 nvarchar(776),默认值为 NULL。不能使用数据库名称。
返回代码值
0(成功)或 1(失败)
结果集
返回的结果集取决于 name 是否已指定、何时指定以及它是何种数据库对象等因素。
如果执行不带参数的 sp_help,则返回当前数据库中现有的所有类型对象的摘要信息。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Name
nvarchar(128)
对象名
Owner
nvarchar(128)
对象所有者
Object_type
nvarchar(31)
对象类型
如果 name 是 SQL Server 数据类型或用户定义数据类型,则 sp_help 返回此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Type_name
nvarchar(128)
数据类型名称。
Storage_type
nvarchar(128)
SQL Server 类型名称。
Length
smallint
数据类型的物理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Prec
int
精度(总的数字位数)。
Scale
int
小数点右边的数字位数。
Nullable
varchar(35)
指明是否允许 NULL 值:是或否。
Default_name
nvarchar(128)
绑定到该类型的默认值名称。如果没有绑定默认值,则为 NULL。
Rule_name
nvarchar(128)
绑定到该类型的规则名称。如果没有绑定默认值,则为 NULL。
Collation
sysname
数据类型的排序规则。如果是非字符数据类型,则为 NULL。
如果 name 是任意数据库对象(而不是数据类型),那么 sp_help 将返回此结果集,以及基于指定对象类型的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Name
nvarchar(128)
表名
Owner
nvarchar(128)
表的所有者
Type
nvarchar(31)
表的类型
Created_datetime
datetime
创建的日期表
根据指定的数据库对象,sp_help 返回其它结果集。
如果 name 是系统表、用户表或者视图,则 sp_help 返回这些结果集(例外,对于视图,不返回描述数据文件在文件组中所处位置的结果集)。
按列对象返回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Column_name
nvarchar(128)
列名。
Type
nvarchar(128)
列数据类型。
Computed
varchar(35)
指出是否计算了在列中的值:(是或否)。
Length
int
以字节为单位的列长度。
Prec
char(5)
列精度。
Scale
char(5)
列数值范围。
Nullable
varchar(35)
指出在列中是否允许 NULL 值:是或否。
TrimTrailingBlanks
varchar(35)
剪裁尾随空格(是或否)。
FixedLenNullInSource
varchar(35)
只是为了向后兼容。
Collation
sysname
列的排序规则。如果是非字符数据类型,则为 NULL。
按标识列返回的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Identity
nvarchar(128)
其数据类型被声明为标识的列名。
Seed
numeric
标识列的起始值。
Increment
numeric
此列中的值所使用的增量。
Not For Replication
int
当重复登录(例如 sqlrepl)试图在表中插入数据时,无法强制使用 IDENTITY 属性: 1 = True 0 = False
按列返回的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RowGuidCol
sysname
全局唯一标识符列的名称。
按文件组返回的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Data_located_on_filegroup
nvarchar(128)
数据所在的文件组(主要文件组、次要文件组或事务日志)。
按索引返回的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index_name
sysname
索引名。
index_description
varchar(210)
索引的描述。
index_keys
nvarchar(2078)
生成索引所在列的列名。
按约束返回的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constrain_type
nvarchar(146)
约束的类型。
constrain_name
nvarchar(128)
约束名。
delete_action
nvarchar(9)
指明 DELETE 操作是:无操作、层叠或暂缺。
(仅适用于 FOREIGN KEY 约束。)
update_action
nvarchar(9)
指明 UPDATE 操作是:无操作、层叠或暂缺。
(仅适用于 FOREIGN KEY 约束。)
status_enabled
varchar(8)
指明是否启用约束:启用、禁用或暂缺。(仅适用于 CHECK 和 FOREIGN KEY 约束。)
Status_for_replication
varchar(19)
指明约束是否用于复制。(仅适用于 CHECK 和 FOREIGN KEY 约束。)
constrain_keys
nvarchar(2078)
构成约束的列名。或者(对于默认值和规则而言)指定义默认值或规则的文本。
按引用对象返回的其它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Table is referenced by
nvarchar(516)
识别引用表的其它数据库对象。
如果 name 是系统存储过程或扩展存储过程,那么 sp_help 将返回此结果集。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Parameter_name
nvarchar(128)
存储过程参数名。
Type
nvarchar(128)
存储过程参数的数据类型。
Length
smallint
最大物理存储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Prec
int
精度(总的数字位数)。
Scale
int
小数点右边的数字个数。
Param_order
smallint
参数的顺序。
注释
sp_help 过程仅在当前数据库中查找对象。
当没有指定 name 时,sp_helptrigger 列出当前数据库中所有对象的名称、所有者和对象类型。sp_helptrigger 提供有关触发器的信息。
权限
执行权限默认授予 public 角色。
示例
A. 返回有关所有对象的信息
下面的示例列出有关 sysobjects 中每个对象的信息。USE master
EXEC sp_help
B. 返回有关单个对象的信息
下面的示例显示有关 publishers 表的信息。USE pubs
EXEC sp_help publishers
查看存储过程的相关性 sp_depends显示有关数据库对象相关性的信息(例如,依赖表或视图的视图和过程,以及视图或过程所依赖的表和视图)。 不报告对当前数据库以外对象的引用。语法sp_depends [ @objname = ] 'object' 参数[@objname =] 'object'被检查相关性的数据库对象。对象可以是表、视图、存储过程或触发器。Object 的数据类型为 varchar(776),没有默认值。返回代码值0(成功)或 1(失败)结果集sp_depends 显示两个结果集。下面的结果集显示 object 所依赖的对象。列名数据类型描述namenvarchar(40)存在相关性的项目名称。typenvarchar(16)项目类型。updatednvarchar(7)是否更新项目。selectednvarchar(8)项目是否用于 SELECT 语句。columnsysname存在相关性的列或参数。 下面的结果集显示依赖 object 的对象。列名数据类型描述namenvarchar(40)存在相关性的项目名称。typenvarchar(16)项目类型。 注释若一个对象引用另一个对象,则认为前者依赖后者。sp_depends 通过查看 sysdepends 表确定相关性。权限执行权限默认授予 public 角色。示例下面的示例列出依赖 Customers 表的数据库对象。USE Northwind
EXEC sp_depends 'Customers' 查看关于扩展存储过程的信息sp_helpextendedproc显示当前定义的扩展存储过程,以及此过程(函数)所属动态链接库的名称。语法sp_helpextendedproc [ [@funcname = ] 'procedure' ]参数[@funcname =] 'procedure'是要显示其信息的扩展存储过程的名称。procedure 的数据类型为 sysname,默认值为 NULL。返回代码值0(成功)或 1(失败)结果集列名数据类型描述namesysname扩展存储过程的名称。dllnvarchar(255)动态链接库的名称。 注释指定 procedure 时,sp_helpextendedproc 报告指定扩展存储过程的信息。不提供 procedure 时, sp_helpextendedproc 返回全部扩展存储过程的名称,以及每个扩展存储过程所属的 DLL 名称。权限执行权限默认授予 public 角色。示例A. 报告所有扩展存储过程的帮助下面的示例报告所有扩展存储过程的信息。USE master
EXEC sp_helpextendedproc
B. 报告单个扩展存储过程的帮助下面的示例报告 xp_cmdshell 扩展存储过程的信息。USE master
EXEC sp_helpextendedproc xp_cmdshell |
|
SQL Server联机丛书:执行存储过程
|
EXECUTE
执行标量值的用户定义函数、系统过程、用户定义存储过程或扩展存储过程。同时支持 Transact-SQL 批处理内的字符串的执行
若要唤醒调用函数,请使用 EXECUTE stored_procedure 中描述的语法。
语法 执行存储过程:
[ [ EXEC [ UTE ] ] { [ @return_status = ] { procedure_name [ ;number ] | @procedure_name_var } [ [ @parameter = ] { value | @variable [ OUTPUT ] | [ DEFAULT ] ] [ ,...n ] [ WITH RECOMPILE ]
执行字符串:
EXEC [ UTE ] ( { @string_variable | [ N ] 'tsql_string' } [ + ...n ] )
参数
@return_status 是一个可选的整型变量,保存存储过程的返回状态。这个变量在用于 EXECUTE 语句前,必须在批处理、存储过程或函数中声明过。
在用于唤醒调用标量值用户定义函数时,@return_status 变量可以是任何标量数据类型。
procedure_name 是拟调用的存储过程的完全合法或者不完全合法的名称。过程名称必须符合标识符规则。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使用标识符。无论服务器的代码页或排序方式如何,扩展存储过程的名称总是区分大小写。 用户可以执行在另一数据库中创建的过程,只要该用户拥有此过程或有在该数据库中执行它的适当的权限。用户可以在另一台运行 Microsoft® SQL Server™ 的服务器上执行过程,只要该用户有适当的权限使用该服务器(远程访问),并能在数据库中执行该过程。如果指定了服务器名称但没有指定数据库名称,SQL Server 会在用户默认的数据库中寻找该过程。
;number 是可选的整数,用于将相同名称的过程进行组合,使得它们可以用一句 DROP PROCEDURE 语句除去。该参数不能用于扩展存储过程。 在同一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过程一般都以该方式组合。例如,在订购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过程可以 orderproc;1、orderproc;2 等来命名。DROP PROCEDURE orderproc 语句将除去整个组。在对过程分组后,不能除去组中的单个过程。例如,DROP PROCEDURE orderproc;2 是不允许的。有关过程组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_name_var 是局部定义变量名,代表存储过程名称。
@parameter 是过程参数,在 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中定义。参数名称前必须加上符号 (@)。在以 @parameter_name = value 格式使用时,参数名称和常量不一定按照 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中定义的顺序出现。但是,如果有一个参数使用 @parameter_name = value 格式,则其它所有参数都必须使用这种格式。 默认情况下,参数可为空。如果传递 NULL 参数值,且该参数用于 CREATE 或 ALTER TABLE 语句中不允许为 NULL 的列(例如,插入至不允许为 NULL 的列),SQL Server 就会报错。为避免将 NULL 参数值传递给不允许为 NULL 的列,可以在过程中添加程序设计逻辑或采用默认值(使用 CREATE 或 ALTER TABLE 语句中的 DEFAULT 关键字)。
value 是过程中参数的值。如果参数名称没有指定,参数值必须以 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中定义的顺序给出。 如果参数值是一个对象名称、字符串或通过数据库名称或所有者名称进行限制,则整个名称必须用单引号括起来。如果参数值是一个关键字,则该关键字必须用双引号括起来。
如果在 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中定义了默认值,用户执行该过程时可以不必指定参数。如果该过程使用了带 LIKE 关键字的参数名称,则默认值必须是常量,并且可以包含 %、_、[ ] 及 [^] 通配符。 默认值也可以为 NULL。通常,过程定义会指定当参数值为 NULL 时应该执行的操作。
@variable 是用来保存参数或者返回参数的变量。
OUTPUT 指定存储过程必须返回一个参数。该存储过程的匹配参数也必须由关键字 OUTPUT 创建。使用游标变量作参数时使用该关键字。 如果使用 OUTPUT 参数,目的是在调用批处理或过程的其它语句中使用其返回值,则参数值必须作为变量传递(即 @parameter = @variable)。如果一个参数在 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中不是定义为 OUTPUT 参数,则对该参数指定 OUTPUT 的过程不能执行。不能使用 OUTPUT 将常量传递给存储过程;返回参数需要变量名称。在执行过程之前,必须声明变量的数据类型并赋值。返回参数可以是 text 或 image 数据类型以外的任意数据类型。
DEFAULT 根据过程的定义,提供参数的默认值。当过程需要的参数值没有事先定义好的默认值,或缺少参数,或指定了 DEFAULT 关键字,就会出错。
n 是占位符,表示在它前面的项目可以多次重复执行。例如,EXECUTE 语句可以指定一个或者多个 @parameter、value 或 @variable。
WITH RECOMPILE 强制编译新的计划。如果所提供的参数为非典型参数或者数据有很大的改变,使用该选项。在以后的程序执行中使用更改过的计划。该选项不能用于扩展存储过程。建议尽量少使用该选项,因为它消耗较多系统资源。
@string_variable 是局部变量的名称。@string_variable 可以是 char、varchar、nchar 或 nvarchar 数据类型,最大值为服务器的可用内存。如果字符串长度超过 4,000 个字符,则把多个局部变量串联起来用于 EXECUTE 字符串。有关系统提供的 SQL Server 数据类型更多的信息,请参见数据类型。
[N]'tsql_string' 是一个常量,tsql_string 可以是 nvarchar 或 varchar 数据类型。如果包含 N,则该字符串将解释为 nvarchar 数据类型,最大值为服务器的可用内存。如果字符串长度超过 4,000 个字符,则把多个局部变量串联起来用于 EXECUTE 字符串。
注释
如果过程名称的前三个字符为 sp_,SQL Server 会在 Master 数据库中寻找该过程。如果没能找到合法的过程名称,SQL Server 会寻找所有者名称为 dbo 的过程。若要将存储过程名称解析为与系统存储过程同名的用户定义存储过程,请提供一个完全合法的过程名称。
参数可以通过利用 value 或 @parameter_name = value 来提供。参数不是事务的一个部分;因而如果事务中的参数值更改,且该事务在以后回滚,该参数值不会退回到以前的值。返回给调用方的值总是过程返回时的值。
当一个存储过程调用另一个存储过程时,会产生嵌套。当调用的过程开始执行时,嵌套级会增加,当调用过程执行结束时,嵌套级则会减少。嵌套级最高为32级,超过32级时,会导致整个调用过程链失败。当前的嵌套级存储在 @@NESTLEVEL 函数中。
SQL Server 目前使用返回值 0 到 -14 来表示存储过程的执行状态。值 –15 到 -99 留作后用。有关保留的返回状态值的列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RETURN。
因为远程存储过程和扩展存储过程不在事务的作用域中(除非在 BEGIN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语句中发出或者是和不同的配置选项一起使用),所以通过调用执行的命令不能回滚。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系统存储过程和 BEGIN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当使用游标变量时,如果执行的过程传递一个分配有游标的游标变量,就会出错。
在执行存储过程时,如果语句是批处理中的第一个语句,则不一定要指定 EXECUTE 关键字。
使用带字符串的 EXECUTE 命令
使用字符串串联运算符 (+) 为动态执行创建长字符串。每个字符串表达式可以是 Unicode 与 non-Unicode 数据类型的混合。
尽管每个 [N] 'tsql_string' 或 @string_variable 不得超过 8,000 个字节,SQL Server 语法分析器中对这种串联只进行逻辑处理而不占用物理内存。例如,该语句决不会生成长 16,000 个串联起来的字符串:
EXEC('name_of_8000_char_string' + 'another_name_of_8000_char_string')
在 EXECUTE 语句执行前,不会编译 EXECUTE 语句内的语句。 数据库环境的更改只在 EXECUTE 语句结束前有效。例如,在这个例子的 EXEC 后,数据库环境是 master:
USE master EXEC ("USE pubs") SELECT * FROM authors
权限
存储过程的 EXECUTE 权限默认给该存储过程的所有者,该所有者可以将此权限转让给其他用户。当遇到 EXECUTE 语句时,即使 EXECUTE 语句是在存储过程中,也会检查在 EXECUTE 字符串内使用该语句的权限。当运行一个执行字符串的存储过程时,系统会在执行该过程的用户环境中,而不是在创建该过程的用户环境中检查权限。但是,如果某用户拥有两个存储过程,并且第一个过程调用第二个过程,则在第二个过程中不进行 EXECUTE 权限检查。
示例
A. 使用 EXECUTE 传递单个参数
showind 存储过程需要参数 (@tabname),它是一个表的名称。下面这个例子执行 showind 存储过程,以 titles 为参数值。
说明 showind 存储过程只是用来作为一个例子,pubs 数据库并没有此过程。
EXEC showind titles 在执行过程中变量可以显式命名: EXEC showind @tabname = titles
如果这是 isql 脚本或批处理中第一个语句,则 EXEC 语句可以省略:showind titles -或- showind @tabname = titlesB. 使用多个参数与一个输出参数这个例子执行 roy_check 存储过程,传递三个参数。第三个参数 @pc 是输出参数。过程执行完后,返回变量可以从变量@percent 得到。 说明 roy_check 存储过程只是用作举例,pubs 数据库中并没有此过程。DECLARE @percent int
EXECUTE roy_check 'BU1032', 1050, @pc = @percent OUTPUT
SET Percent = @percent
C.使用带一个变量的 EXECUTE 'tsql_string' 语句这个例子显示 EXECUTE 语句如何处理动态生成的、含有变量的字符串。这个例子创建 tables_cursor 游标来保存所有用户定义表 (type = U) 的列表。 说明 此例子只用作举例。DECLARE tables_cursor CURSOR FOR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type = 'U' OPEN tables_cursor DECLARE @tablename sysname FETCH NEXT FROM tables_cursor INTO @tablename WHILE (@@FETCH_STATUS <> -1) BEGIN /* A @@FETCH_STATUS of -2 means that the row has been deleted. There is no need to test for this because this loop drops all user-defined tables. */. EXEC ('DROP TABLE ' + @tablename) FETCH NEXT FROM tables_cursor INTO @tablename END PRINT 'All user-defined tables have been dropped from the database.' DEALLOCATE tables_cursorD.使用带远程存储过程的 EXECUTE 语句这个例子在远程服务器 SQLSERVER1 上执行 checkcontract 存储过程,在 @retstat 中保存返回状态,说明运行成功或失败。DECLARE @retstat int EXECUTE @retstat = SQLSERVER1.pubs.dbo.checkcontract '409-56-4008'E. 使用带扩展存储过程的 EXECUTE 语句下例使用 xp_cmdshell 扩展存储过程列出文件扩展名为 .exe 的所有文件的目录。USE master EXECUTE xp_cmdshell 'dir *.exe'F. 使用带一个存储过程变量的 EXECUTE 语句这个例子创建一个代表存储过程名称的变量。DECLARE @proc_name varchar(30) SET @proc_name = 'sp_who' EXEC @proc_name G. 使用带 DEFAULT 的 EXECUTE 语句这个例子创建了一个存储过程,过程中第一个和第三个参数为默认值。当运行该过程时,如果调用时没有传递值或者指定了默认值, 这些默认值就会赋给第一个和第三个参数。注意 DEFAULT 关键字有多种使用方法。 USE pubs 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proc_calculate_taxes'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proc_calculate_taxes GO -- Create the stored procedure. CREATE PROCEDURE proc_calculate_taxes (@p1 smallint = 42, @p2 char(1), @p3 varchar(8) = 'CAR') AS SELECT * FROM mytableproc_calculate_taxes 存储过程可以以多种组合方式执行: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p2 = 'A'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69, 'B'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69, 'C', 'House'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p1 = DEFAULT, @p2 = 'D'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DEFAULT, @p3 = 'Local', @p2 = 'E'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69, 'F', @p3 = DEFAULT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95, 'G', DEFAULT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DEFAULT, 'H', DEFAULT EXECUTE proc_calculate_taxes DEFAULT, 'I', @p3 = DEFAULT |
|
SQL Server联机丛书:存储过程及其创建
|
存储过程可以使得对数据库的管理、以及显示关于数据库及其用户信息的工作容易得多。存储过程是 SQL 语句和可选控制流语句的预编译集合,以一个名称存储并作为一个单元处理。存储过程存储在数据库内,可由应用程序通过一个调用执行,而且允许用户声明变量、有条件执行以及其它强大的编程功能。
存储过程可包含程序流、逻辑以及对数据库的查询。它们可以接受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单个或多个结果集以及返回值。
可以出于任何使用 SQL 语句的目的来使用存储过程,它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在单个存储过程中执行一系列 SQL 语句。
可以从自己的存储过程内引用其它存储过程,这可以简化一系列复杂语句。
存储过程在创建时即在服务器上进行编译,所以执行起来比单个 SQL 语句快。
存储过程的功能取决于数据库所提供的功能。
创建存储过程
可使用 Transact-SQL 语句 CREATE PROCEDURE 创建存储过程。创建存储过程前,请考虑下列事项:
不能将 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与其它 SQL 语句组合到单个批处理中。
创建存储过程的权限默认属于数据库所有者,该所有者可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存储过程是数据库对象,其名称必须遵守标识符规则。
只能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
创建存储过程时,应指定:
所有输入参数和向调用过程或批处理返回的输出参数。
执行数据库操作(包括调用其它过程)的编程语句。
返回至调用过程或批处理以表明成功或失败(以及失败原因)的状态值。
系统存储过程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中的许多管理活动是通过一种称为系统存储过程的特殊过程执行的。系统存储过程在 master 数据库中创建并存储,带有 sp_ 前缀。可从任何数据库中执行系统存储过程,而无需使用 master 数据库名称来完全限定该存储过程的名称。
强烈建议您不要创建以 sp_ 为前缀的存储过程。SQL Server 始终按照下列顺序查找以 sp_ 开头的存储过程:
在 master 数据库中查找存储过程。
根据所提供的任何限定符(数据库名称或所有者)查找该存储过程。
如果未指定所有者,则使用 dbo 作为所有者查找该存储过程。
因此,虽然当前数据库中可能存在带 sp_ 前缀的用户创建的存储过程,但总会先检查 master 数据库(即使该存储过程已用数据库名称限定)。
重要 如果用户创建的存储过程与系统存储过程同名,则永远不执行用户创建的存储过程。
分组
如果将一个不同的标识号赋予某过程,则可以用与现有某存储过程相同的名称创建该过程,这样可允许将这些过程进行逻辑分组。同名的分组过程可以同时删除。在同一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过程一般都以该方式分组。例如,用于 my_app 应用程序的过程可能被命名为 my_proc;1、my_proc;2 等。删除 my_proc 即删除该整个组。将过程分组后,就无法删除该组内的单个过程。
临时存储过程
专用和全局临时存储过程与临时表类似,都可以用向该过程名称添加 # 和 ## 前缀的方法进行创建。# 表示本地临时存储过程,## 表示全局临时存储过程。SQL Server 关闭后,这些过程将不再存在。
临时存储过程在连接到 SQL Server 的早期版本时很有用,这些早期版本不支持再次使用 Transact-SQL 语句或批处理执行计划。连接到 SQL Server 2000 的应用程序应使用 sp_executesql 系统存储过程,而不使用临时存储过程。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执行计划的高速缓存和重新使用。
只有创建本地临时过程的连接才能执行该过程,当该连接关闭(用户从 SQL Server 中注销)时,将自动删除该过程。
任何连接都可执行全局临时存储过程。只有创建该过程的用户所用的连接关闭,并且所有其它连接所用的该过程的当前执行版本运行完毕后,全局临时存储过程才不再存在。一旦用于创建该过程的连接关闭,将不再允许启动执行该全局临时存储过程。只允许那些已启动执行该存储过程的连接完成该过程的运行。
如果直接在 tempdb 数据库中创建没有 # 或 ## 前缀的存储过程,则由于每次启动 SQL Server 时 tempdb 都要重新创建,因此当关闭 SQL Server 时将自动删除该存储过程。直接在 tempdb 中创建的过程即使在创建该过程的连接终止后也会存在。与任何其它对象一样,可向其他用户授予、拒绝和废除执行该临时存储过程的权限。
CREATE PROCEDURE
创建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保存起来的可以接受和返回用户提供的参数的 Transact-SQL 语句的集合。
可以创建一个过程供永久使用,或在一个会话中临时使用(局部临时过程),或在所有会话中临时使用(全局临时过程)。
也可以创建在 Microsoft® SQL Server™ 启动时自动运行的存储过程。
语法
CREATE PROC [ EDURE ] procedure_name [ ; number ] [ { @parameter data_type } [ VARYING ] [ = default ] [ OUTPUT ] ] [ ,...n ]
[ WITH { RECOMPILE | ENCRYPTION | RECOMPILE , ENCRYPTION } ]
[ FOR REPLICATION ]
AS sql_statement [ ...n ]
参数
procedure_name
新存储过程的名称。过程名必须符合标识符规则,且对于数据库及其所有者必须唯一。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使用标识符。
要创建局部临时过程,可以在 procedure_name 前面加一个编号符 (#procedure_name),要创建全局临时过程,可以在 procedure_name 前面加两个编号符 (##procedure_name)。完整的名称(包括 # 或 ##)不能超过 128 个字符。指定过程所有者的名称是可选的。
;number
是可选的整数,用来对同名的过程分组,以便用一条 DROP PROCEDURE 语句即可将同组的过程一起除去。例如,名为 orders 的应用程序使用的过程可以命名为 orderproc;1、orderproc;2 等。DROP PROCEDURE orderproc 语句将除去整个组。如果名称中包含定界标识符,则数字不应包含在标识符中,只应在 procedure_name 前后使用适当的定界符。
@parameter
过程中的参数。在 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中可以声明一个或多个参数。用户必须在执行过程时提供每个所声明参数的值(除非定义了该参数的默认值)。存储过程最多可以有 2.100 个参数。
使用 @ 符号作为第一个字符来指定参数名称。参数名称必须符合标识符的规则。每个过程的参数仅用于该过程本身;相同的参数名称可以用在其它过程中。默认情况下,参数只能代替常量,而不能用于代替表名、列名或其它数据库对象的名称。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EXECUTE。
data_type
参数的数据类型。所有数据类型(包括 text、ntext 和 image)均可以用作存储过程的参数。不过,cursor 数据类型只能用于 OUTPUT 参数。如果指定的数据类型为 cursor,也必须同时指定 VARYING 和 OUTPUT 关键字。有关 SQL Server 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语法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数据类型。
说明 对于可以是 cursor 数据类型的输出参数,没有最大数目的限制。
VARYING
指定作为输出参数支持的结果集(由存储过程动态构造,内容可以变化)。仅适用于游标参数。
default
参数的默认值。如果定义了默认值,不必指定该参数的值即可执行过程。默认值必须是常量或 NULL。如果过程将对该参数使用 LIKE 关键字,那么默认值中可以包含通配符(%、_、[] 和 [^])。
OUTPUT
表明参数是返回参数。该选项的值可以返回给 EXEC[UTE]。使用 OUTPUT 参数可将信息返回给调用过程。Text、ntext 和 image 参数可用作 OUTPUT 参数。使用 OUTPUT 关键字的输出参数可以是游标占位符。
n
表示最多可以指定 2.100 个参数的占位符。
{RECOMPILE | ENCRYPTION | RECOMPILE, ENCRYPTION}
RECOMPILE 表明 SQL Server 不会缓存该过程的计划,该过程将在运行时重新编译。在使用非典型值或临时值而不希望覆盖缓存在内存中的执行计划时,请使用 RECOMPILE 选项。
ENCRYPTION 表示 SQL Server 加密 syscomments 表中包含 CREATE PROCEDURE 语句文本的条目。使用 ENCRYPTION 可防止将过程作为 SQL Server 复制的一部分发布。
说明 在升级过程中,SQL Server 利用存储在 syscomments 中的加密注释来重新创建加密过程。
FOR REPLICATION
指定不能在订阅服务器上执行为复制创建的存储过程。.使用 FOR REPLICATION 选项创建的存储过程可用作存储过程筛选,且只能在复制过程中执行。本选项不能和 WITH RECOMPILE 选项一起使用。
AS
指定过程要执行的操作。
sql_statement
过程中要包含的任意数目和类型的 Transact-SQL 语句。但有一些限制。
n
是表示此过程可以包含多条 Transact-SQL 语句的占位符。
注释
存储过程的最大大小为 128 MB。
用户定义的存储过程只能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临时过程除外,临时过程总是在 tempdb 中创建)。在单个批处理中,CREATE PROCEDURE 语句不能与其它 Transact-SQL 语句组合使用。
默认情况下,参数可为空。如果传递 NULL 参数值并且该参数在 CREATE 或 ALTER TABLE 语句中使用,而该语句中引用的列又不允许使用 NULL,则 SQL Server 会产生一条错误信息。为了防止向不允许使用 NULL 的列传递 NULL 参数值,应向过程中添加编程逻辑或为该列使用默认值(使用 CREATE 或 ALTER TABLE 的 DEFAULT 关键字)。
建议在存储过程的任何 CREATE TABLE 或 ALTER TABLE 语句中都为每列显式指定 NULL 或 NOT NULL,例如在创建临时表时。ANSI_DFLT_ON 和 ANSI_DFLT_OFF 选项控制 SQL Server 为列指派 NULL 或 NOT NULL 特性的方式(如果在 CREATE TABLE 或 ALTER TABLE 语句中没有指定的话)。如果某个连接执行的存储过程对这些选项的设置与创建该过程的连接的设置不同,则为第二个连接创建的表列可能会有不同的为空性,并且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如果为每个列显式声明了 NULL 或 NOT NULL,那么将对所有执行该存储过程的连接使用相同的为空性创建临时表。
在创建或更改存储过程时,SQL Server 将保存 SET QUOTED_IDENTIFIER 和 SET ANSI_NULLS 的设置。执行存储过程时,将使用这些原始设置。因此,所有客户端会话的 SET QUOTED_IDENTIFIER 和 SET ANSI_NULLS 设置在执行存储过程时都将被忽略。在存储过程中出现的 SET QUOTED_IDENTIFIER 和 SET ANSI_NULLS 语句不影响存储过程的功能。
其它 SET 选项(例如 SET ARITHABORT、SET ANSI_WARNINGS 或 SET ANSI_PADDINGS)在创建或更改存储过程时不保存。如果存储过程的逻辑取决于特定的设置,应在过程开头添加一条 SET 语句,以确保设置正确。从存储过程中执行 SET 语句时,该设置只在存储过程完成之前有效。之后,设置将恢复为调用存储过程时的值。这使个别的客户端可以设置所需的选项,而不会影响存储过程的逻辑。
说明 SQL Server 是将空字符串解释为单个空格还是解释为真正的空字符串,由兼容级别设置控制。如果兼容级别小于或等于 65,SQL Server 就将空字符串解释为单个空格。如果兼容级别等于 70,则 SQL Server 将空字符串解释为空字符串。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sp_dbcmptlevel。
获得有关存储过程的信息
若要显示用来创建过程的文本,请在过程所在的数据库中执行 sp_helptext,并使用过程名作为参数。
说明 使用 ENCRYPTION 选项创建的存储过程不能使用 sp_helptext 查看。
若要显示有关过程引用的对象的报表,请使用 sp_depends。
若要为过程重命名,请使用 sp_rename。
引用对象
SQL Server 允许创建的存储过程引用尚不存在的对象。在创建时,只进行语法检查。执行时,如果高速缓存中尚无有效的计划,则编译存储过程以生成执行计划。只有在编译过程中才解析存储过程中引用的所有对象。因此,如果语法正确的存储过程引用了不存在的对象,则仍可以成功创建,但在运行时将失败,因为所引用的对象不存在。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延迟名称解析和编译。
延迟名称解析和兼容级别
SQL Server 允许 Transact-SQL 存储过程在创建时引用不存在的表。这种能力称为延迟名称解析。不过,如果 Transact-SQL 存储过程引用了该存储过程中定义的表,而兼容级别设置(通过执行 sp_dbcmptlevel 来设置)为 65,则在创建时会发出警告信息。而如果在运行时所引用的表不存在,将返回错误信息。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sp_dbcmptlevel 和延迟名称解析和编译。
执行存储过程
成功执行 CREATE PROCEDURE 语句后,过程名称将存储在 sysobjects 系统表中,而 CREATE PROCEDURE 语句的文本将存储在 syscomments 中。第一次执行时,将编译该过程以确定检索数据的最佳访问计划。
使用 cursor 数据类型的参数
存储过程只能将 cursor 数据类型用于 OUTPUT 参数。如果为某个参数指定了 cursor 数据类型,也必须指定 VARYING 和 OUTPUT 参数。如果为某个参数指定了 VARYING 关键字,则数据类型必须是 cursor,并且必须指定 OUTPUT 关键字。
说明 cursor 数据类型不能通过数据库 API(例如 OLE DB、ODBC、ADO 和 DB-Library)绑定到应用程序变量上。因为必须先绑定 OUTPUT 参数,应用程序才可以执行存储过程,所以带有 cursor OUTPUT 参数的存储过程不能通过数据库 API 调用。只有将 cursor OUTPUT 变量赋值给 Transact-SQL 局部 cursor 变量时,才可以通过 Transact-SQL 批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调用这些过程。
Cursor 输出参数
在执行过程时,以下规则适用于 cursor 输出参数:
对于只进游标,游标的结果集中返回的行只是那些存储过程执行结束时处于或超出游标位置的行,例如:
在过程中的名为 RS 的 100 行结果集上打开一个非滚动游标。
过程提取结果集 RS 的头 5 行。
过程返回到其调用者。
返回到调用者的结果集 RS 由 RS 的第 6 到 100 行组成,调用者中的游标处于 RS 的第一行之前。
对于只进游标,如果存储过程完成后,游标位于第一行的前面,则整个结果集将返回给调用批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返回时,游标将位于第一行的前面。
对于只进游标,如果存储过程完成后,游标的位置超出最后一行的结尾,则为调用批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返回空结果集。
说明 空结果集与空值不同。
对于可滚动游标,在存储过程执行结束时,结果集中的所有行均会返回给调用批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返回时,游标保留在过程中最后一次执行提取时的位置。
对于任意类型的游标,如果游标关闭,则将空值传递回调用批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如果将游标指派给一个参数,但该游标从未打开过,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说明 关闭状态只有在返回时才有影响。例如,可以在过程中关闭游标,稍后再打开游标,然后将该游标的结果集返回给调用批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
临时存储过程
SQL Server 支持两种临时过程:局部临时过程和全局临时过程。局部临时过程只能由创建该过程的连接使用。全局临时过程则可由所有连接使用。局部临时过程在当前会话结束时自动除去。全局临时过程在使用该过程的最后一个会话结束时除去。通常是在创建该过程的会话结束时。
临时过程用 # 和 ## 命名,可以由任何用户创建。创建过程后,局部过程的所有者是唯一可以使用该过程的用户。执行局部临时过程的权限不能授予其他用户。如果创建了全局临时过程,则所有用户均可以访问该过程,权限不能显式废除。只有在 tempdb 数据库中具有显式 CREATE PROCEDURE 权限的用户,才可以在该数据库中显式创建临时过程(不使用编号符命名)。可以授予或废除这些过程中的权限。
说明 频繁使用临时存储过程会在 tempdb 中的系统表上产生争用,从而对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建议使用 sp_executesql 代替。sp_executesql 不在系统表中存储数据,因此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自动执行存储过程
SQL Server 启动时可以自动执行一个或多个存储过程。这些存储过程必须由系统管理员创建,并在 sysadmin 固定服务器角色下作为后台过程执行。这些过程不能有任何输入参数。
对启动过程的数目没有限制,但是要注意,每个启动过程在执行时都会占用一个连接。如果必须在启动时执行多个过程,但不需要并行执行,则可以指定一个过程作为启动过程,让该过程调用其它过程。这样就只占用一个连接。
在启动时恢复了最后一个数据库后,即开始执行存储过程。若要跳过这些存储过程的执行,请将启动参数指定为跟踪标记 4022。如果以最低配置启动 SQL Server(使用 -f 标记),则启动存储过程也不会执行。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跟踪标记。
若要创建启动存储过程,必须作为 sysadmin 固定服务器角色的成员登录,并在 master 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
使用 sp_procoption 可以:
将现有存储过程指定为启动过程。
停止在 SQL Server 启动时执行过程。
查看 SQL Server 启动时执行的所有过程的列表。
存储过程嵌套
存储过程可以嵌套,即一个存储过程可以调用另一个存储过程。在被调用过程开始执行时,嵌套级将增加,在被调用过程执行结束后,嵌套级将减少。如果超出最大的嵌套级,会使整个调用过程链失败。可用 @@NESTLEVEL 函数返回当前的嵌套级。
若要估计编译后的存储过程大小,请使用下列性能监视计数器。
性能监视器对象名
性能监视计数器名称
SQLServer:缓冲区管理器
高速缓存大小(页面数)
SQLServer:高速缓存管理器
高速缓存命中率
高速缓存页
高速缓存对象计数*
* 各种分类的高速缓存对象均可以使用这些计数器,包括特殊 sql、准备 sql、过程、触发器等。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SQL Server:Buffer Manager 对象和 SQL Server:Cache Manager 对象。
sql_statement 限制
除了 SET SHOWPLAN_TEXT 和 SET SHOWPLAN_ALL 之外(这两个语句必须是批处理中仅有的语句),任何 SET 语句均可以在存储过程内部指定。所选择的 SET 选项在存储过程执行过程中有效,之后恢复为原来的设置。
如果其他用户要使用某个存储过程,那么在该存储过程内部,一些语句使用的对象名必须使用对象所有者的名称限定。这些语句包括:
ALTER TABLE
CREATE INDEX
CREATE TABLE
所有 DBCC 语句
DROP TABLE
DROP INDEX
TRUNCATE TABLE
UPDATE STATISTICS
权限
CREATE PROCEDURE 的权限默认授予 sysadmin 固定服务器角色成员和 db_owner 和 db_ddladmin 固定数据库角色成员。sysadmin 固定服务器角色成员和 db_owner 固定数据库角色成员可以将 CREATE PROCEDURE 权限转让给其他用户。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授予过程的所有者,该所有者可以为其它数据库用户设置执行权限。
示例
A. 使用带有复杂 SELECT 语句的简单过程
下面的存储过程从四个表的联接中返回所有作者(提供了姓名)、出版的书籍以及出版社。该存储过程不使用任何参数。USE pubs
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au_info_all'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au_info_all
GO
CREATE PROCEDURE au_info_all
AS
SELECT au_lname, au_fname, title, pub_name
FROM authors a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title_id = ta.title_id INNER JOIN publishers p
ON t.pub_id = p.pub_id
GO
au_info_all 存储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执行:EXECUTE au_info_all
-- Or
EXEC au_info_all
如果该过程是批处理中的第一条语句,则可使用:au_info_all
B. 使用带有参数的简单过程
下面的存储过程从四个表的联接中只返回指定的作者(提供了姓名)、出版的书籍以及出版社。该存储过程接受与传递的参数精确匹配的值。USE pubs
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au_info'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au_info
GO
USE pubs
GO
CREATE PROCEDURE au_info
@lastname varchar(40),
@firstname varchar(20)
AS
SELECT au_lname, au_fname, title, pub_name
FROM authors a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title_id = ta.title_id INNER JOIN publishers p
ON t.pub_id = p.pub_id
WHERE au_fname = @firstname
AND au_lname = @lastname
GO
au_info 存储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执行:EXECUTE au_info 'Dull', 'Ann'
-- Or
EXECUTE au_info @lastname = 'Dull', @firstname = 'Ann'
-- Or
EXECUTE au_info @firstname = 'Ann', @lastname = 'Dull'
-- Or
EXEC au_info 'Dull', 'Ann'
-- Or
EXEC au_info @lastname = 'Dull', @firstname = 'Ann'
-- Or
EXEC au_info @firstname = 'Ann', @lastname = 'Dull'
如果该过程是批处理中的第一条语句,则可使用:au_info 'Dull', 'Ann'
-- Or
au_info @lastname = 'Dull', @firstname = 'Ann'
-- Or
au_info @firstname = 'Ann', @lastname = 'Dull'
C. 使用带有通配符参数的简单过程
下面的存储过程从四个表的联接中只返回指定的作者(提供了姓名)、出版的书籍以及出版社。该存储过程对传递的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如果没有提供参数,则使用预设的默认值。USE pubs
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au_info2'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au_info2
GO
USE pubs
GO
CREATE PROCEDURE au_info2
@lastname varchar(30) = 'D%',
@firstname varchar(18) = '%'
AS
SELECT au_lname, au_fname, title, pub_name
FROM authors a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title_id = ta.title_id INNER JOIN publishers p
ON t.pub_id = p.pub_id
WHERE au_fname LIKE @firstname
AND au_lname LIKE @lastname
GO
au_info2 存储过程可以用多种组合执行。下面只列出了部分组合:EXECUTE au_info2
-- Or
EXECUTE au_info2 'Wh%'
-- Or
EXECUTE au_info2 @firstname = 'A%'
-- Or
EXECUTE au_info2 '[CK]ars[OE]n'
-- Or
EXECUTE au_info2 'Hunter', 'Sheryl'
-- Or
EXECUTE au_info2 'H%', 'S%'
D. 使用 OUTPUT 参数
OUTPUT 参数允许外部过程、批处理或多条 Transact-SQL 语句访问在过程执行期间设置的某个值。下面的示例创建一个存储过程 (titles_sum),并使用一个可选的输入参数和一个输出参数。
首先,创建过程:USE pubs
GO
IF EXISTS(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titles_sum'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titles_sum
GO
USE pubs
GO
CREATE PROCEDURE titles_sum @@TITLE varchar(40) = '%', @@SUM money OUTPUT
AS
SELECT 'Title Name' = title
FROM titles
WHERE title LIKE @@TITLE
SELECT @@SUM = SUM(price)
FROM titles
WHERE title LIKE @@TITLE
GO
接下来,将该 OUTPUT 参数用于控制流语言。
说明 OUTPUT 变量必须在创建表和使用该变量时都进行定义。
参数名和变量名不一定要匹配,不过数据类型和参数位置必须匹配(除非使用 @@SUM = variable 形式)。 DECLARE @@TOTALCOST money
EXECUTE titles_sum 'The%', @@TOTALCOST OUTPUT
IF @@TOTALCOST < 200
BEGIN
PRINT ' '
PRINT 'All of these titles can be purchased for less than $200.'
END
ELSE
SELECT 'The total cost of these titles is $'
+ RTRIM(CAST(@@TOTALCOST AS varchar(20)))
下面是结果集:Title Name
------------------------------------------------------------------------
The Busy Executive's Database Guide
The Gourmet Microwave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Cooking
(3 row(s) affected)
Warning, null value eliminated from aggregate.
All of these titles can be purchased for less than $200.
E. 使用 OUTPUT 游标参数
OUTPUT 游标参数用来将存储过程的局部游标传递回调用批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
首先,创建以下过程,在 titles 表上声明并打开一个游标:USE pubs
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titles_cursor'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titles_cursor
GO
CREATE PROCEDURE titles_cursor @titles_cursor CURSOR VARYING OUTPUT
AS
SET @titles_cursor = CURSOR
FORWARD_ONLY STATIC FOR
SELECT *
FROM titles
OPEN @titles_cursor
GO
接下来,执行一个批处理,声明一个局部游标变量,执行上述过程以将游标赋值给局部变量,然后从该游标提取行。USE pubs
GO
DECLARE @MyCursor CURSOR
EXEC titles_cursor @titles_cursor = @MyCursor OUTPUT
WHILE (@@FETCH_STATUS = 0)
BEGIN
FETCH NEXT FROM @MyCursor
END
CLOSE @MyCursor
DEALLOCATE @MyCursor
GO
F. 使用 WITH RECOMPILE 选项
如果为过程提供的参数不是典型的参数,并且新的执行计划不应高速缓存或存储在内存中,WITH RECOMPILE 子句会很有帮助。USE pubs
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titles_by_author'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titles_by_author
GO
CREATE PROCEDURE titles_by_author @@LNAME_PATTERN varchar(30) = '%'
WITH RECOMPILE
AS
SELECT RTRIM(au_fname) + ' ' + RTRIM(au_lname) AS 'Authors full name',
title AS Title
FROM authors a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a.title_id = t.title_id
WHERE au_lname LIKE @@LNAME_PATTERN
GO
G. 使用 WITH ENCRYPTION 选项
WITH ENCRYPTION 子句对用户隐藏存储过程的文本。下例创建加密过程,使用 sp_helptext 系统存储过程获取关于加密过程的信息,然后尝试直接从 syscomments 表中获取关于该过程的信息。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encrypt_this'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encrypt_this
GO
USE pubs
GO
CREATE PROCEDURE encrypt_this
WITH ENCRYPTION
AS
SELECT *
FROM authors
GO
EXEC sp_helptext encrypt_this
下面是结果集:The object's comments have been encrypted.
接下来,选择加密存储过程内容的标识号和文本。SELECT c.id, c.text
FROM syscomments c INNER JOIN sysobjects o
ON c.id = o.id
WHERE o.name = 'encrypt_this'
下面是结果集:
说明 text 列的输出显示在单独一行中。执行时,该信息将与 id 列信息出现在同一行中。
id text
---------- ------------------------------------------------------------
1413580074 ?????????????????????????????????e?????????????????????????????????????????
(1 row(s) affected)
H. 创建用户定义的系统存储过程
下面的示例创建一个过程,显示表名以 emp 开头的所有表及其对应的索引。如果没有指定参数,该过程将返回表名以 sys 开头的所有表(及索引)。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sp_showindexes'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sp_showindexes
GO
USE master
GO
CREATE PROCEDURE sp_showindexes
@@TABLE varchar(30) = 'sys%'
AS
SELECT o.name AS TABLE_NAME,
i.name AS INDEX_NAME,
indid AS INDEX_ID
FROM sysindexes i INNER JOIN sysobjects o
ON o.id = i.id
WHERE o.name LIKE @@TABLE
GO
USE pubs
EXEC sp_showindexes 'emp%'
GO
下面是结果集:TABLE_NAME INDEX_NAME INDEX_ID
---------------- ---------------- ----------------
employee employee_ind 1
employee PK_emp_id 2
(2 row(s) affected)
I. 使用延迟名称解析
下面的示例显示四个过程以及延迟名称解析的各种可能使用方式。尽管引用的表或列在编译时不存在,但每个存储过程都可创建。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proc1'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proc1
GO
-- Creating a procedure on a nonexistent table.
USE pubs
GO
CREATE PROCEDURE proc1
AS
SELECT *
FROM does_not_exist
GO
-- Here is the statement to actually see the text of the procedure.
SELECT o.id, c.text
FROM sysobjects o INNER JOIN syscomments c
ON o.id = c.id
WHERE o.type = 'P' AND o.name = 'proc1'
GO
USE master
GO
IF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 = 'proc2' AND type = 'P')
DROP PROCEDURE proc2
GO
-- Creating a procedure that attempts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from a
-- nonexistent column in an existing table.
USE pubs
GO
CREATE PROCEDURE proc2
AS
DECLARE @middle_init char(1)
SET @middle_init = NULL
SELECT au_id, middle_initial = @middle_init
FROM authors
GO
-- Here is the statement to actually see the text of the procedure.
SELECT o.id, c.text
FROM sysobjects o INNER JOIN syscomments c
ON o.id = c.id
WHERE o.type = 'P' and o.name = 'proc2'
|
|
SQL核心语句(非常实用的几个技巧)
|
_ArticleContent1_lblContent>插入数据
向表中添加一个新记录,你要使用SQL INSERT 语句。这里有一个如何使用这种语句的例子:
INSERT mytable (mycolumn) VALUES (‘some data’)
这个语句把字符串’some data’插入表mytable的mycolumn字段中。将要被插入数据的字段的名字在第一个括号中指定,实际的数据在第二个括号中给出。
INSERT 语句的完整句法如下:
INSERT [INTO] {table_name|view_name} [(column_list)] {DEFAULT VALUES |
Values_list | select_statement}
如果一个表有多个字段,通过把字段名和字段值用逗号隔开,你可以向所有的字段中插入数据。假设表mytable有三个字段first_column,second_column,和third_column。下面的INSERT语句添加了一条三个字段都有值的完整记录:
INSERT mytable (first_column,second_column,third_column)
VALUES (‘some data’,’some more data’,’yet more data’)
注意
你可以使用INSERT语句向文本型字段中插入数据。但是,如果你需要输入很长的字符串,你应该使用WRITETEXT语句。这部分内容对本书来说太高级了,因此不加讨论。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参考Microsoft SQL Sever 的文档。
如果你在INSERT 语句中只指定两个字段和数据会怎么样呢?换句话说,你向一个表中插入一条新记录,但有一个字段没有提供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有下面的四种可能:
如果该字段有一个缺省值,该值会被使用。例如,假设你插入新记录时没有给字段third_column提供数据,而这个字段有一个缺省值’some value’。在这种情况下,当新记录建立时会插入值’some value’。
如果该字段可以接受空值,而且没有缺省值,则会被插入空值。
如果该字段不能接受空值,而且没有缺省值,就会出现错误。你会收到错误信息:
The column in table mytable may not be null.
最后,如果该字段是一个标识字段,那么它会自动产生一个新值。当你向一个有标识字段的表中插入新记录时,只要忽略该字段,标识字段会给自己赋一个新值。
注意
向一个有标识字段的表中插入新记录后,你可以用SQL变量@@identity来访问新记录
的标识字段的值。考虑如下的SQL语句:
INSERT mytable (first_column) VALUES(‘some value’)
INSERT anothertable(another_first,another_second)
VALUES(@@identity,’some value’)
如果表mytable有一个标识字段,该字段的值会被插入表anothertable的another_first字段。这是因为变量@@identity总是保存最后一次插入标识字段的值。
字段another_first应该与字段first_column有相同的数据类型。但是,字段another_first不能是应该标识字段。Another_first字段用来保存字段first_column的值。
删除记录
要从表中删除一个或多个记录,需要使用SQL DELETE语句。你可以给DELETE 语句提供WHERE 子句。WHERE子句用来选择要删除的记录。例如,下面的这个DELETE语句只删除字段first_column的值等于’Delete Me’的记录:
DELETE mytable WHERE first_column=’Deltet Me’
DELETE 语句的完整句法如下:
DELETE [FROM] {table_name|view_name} [WHERE clause]
在SQL SELECT 语句中可以使用的任何条件都可以在DELECT 语句的WHERE子句 中使用。例如,下面的这个DELETE语句只删除那些first_column字段的值为’goodbye’或second_column字段的值为’so long’的记录:
DELETE mytable WHERE first_column=’goodby’ OR second_column=’so long’
如果你不给DELETE 语句提供WHERE 子句,表中的所有记录都将被删除。你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如果你想删除应该表中的所有记录,应使用第十章所讲的TRUNCATE TABLE语句。
注意
为什么要用TRUNCATE TABLE 语句代替DELETE语句?当你使用TRUNCATE TABLE语句时,记录的删除是不作记录的。也就是说,这意味着TRUNCATE TABLE 要比DELETE快得多。
更新记录
要修改表中已经存在的一条或多条记录,应使用SQL UPDATE语句。同DELETE语句一样,UPDATE语句可以使用WHERE子句来选择更新特定的记录。请看这个例子:
UPDATE mytable SET first_column=’Updated!’ WHERE second_column=’Update Me!’
这个UPDATE 语句更新所有second_column字段的值为’Update Me!’的记录。对所有被选中的记录,字段first_column的值被置为’Updated!’。
下面是UPDATE语句的完整句法:
UPDATE {table_name|view_name} SET [{table_name|view_name}]
{column_list|variable_list|variable_and_column_list}
[,{column_list2|variable_list2|variable_and_column_list2}…
[,{column_listN|variable_listN|variable_and_column_listN}]]
[WHERE clause]
注意
你可以对文本型字段使用UPDATE语句。但是,如果你需要更新很长的字符串,应使用UPDATETEXT语句。这部分内容对本书来说太高级了,因此不加讨论。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参考Microsoft SQL Sever 的文档。
如果你不提供WHERE子句,表中的所有记录都将被更新。有时这是有用的。例如,如果你想把表titles中的所有书的价格加倍,你可以使用如下的UPDATE 语句:
你也可以同时更新多个字段。例如,下面的UPDATE语句同时更新first_column,second_column,和third_column这三个字段:
UPDATE mytable SET first_column=’Updated!’
Second_column=’Updated!’
Third_column=’Updated!’
WHERE first_column=’Update Me1’
技巧
SQL忽略语句中多余的空格。你可以把SQL语句写成任何你最容易读的格式。
用SELECT 创建记录和表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INSERT 语句与DELETE语句和UPDATE语句有一点不同,它一次只操作一个记录。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使INSERT 语句一次添加多个记录。要作到这一点,你需要把INSERT 语句与SELECT 语句结合起来,象这样:
INSERT mytable (first_column,second_column)
SELECT another_first,another_second
FROM anothertable
WHERE another_first=’Copy Me!’
这个语句从anothertable拷贝记录到mytable.只有表anothertable中字段another_first的值为’Copy Me!’的记录才被拷贝。
当为一个表中的记录建立备份时,这种形式的INSERT 语句是非常有用的。在删除一个表中的记录之前,你可以先用这种方法把它们拷贝到另一个表中。
如果你需要拷贝整个表,你可以使用SELECT INTO 语句。例如,下面的语句创建了一个名为newtable的新表,该表包含表mytable的所有数据:
SELECT * INTO newtable FROM mytable
你也可以指定只有特定的字段被用来创建这个新表。要做到这一点,只需在字段列表中指定你想要拷贝的字段。另外,你可以使用WHERE 子句来限制拷贝到新表中的记录。下面的例子只拷贝字段second_columnd的值等于’Copy Me!’的记录的first_column字段。
SELECT first_column INTO newtable
FROM mytable
WHERE second_column=’Copy Me!’
使用SQL修改已经建立的表是很困难的。例如,如果你向一个表中添加了一个字段,没有容易的办法来去除它。另外,如果你不小心把一个字段的数据类型给错了,你将没有办法改变它。但是,使用本节中讲述的SQL语句,你可以绕过这两个问题。
例如,假设你想从一个表中删除一个字段。使用SELECT INTO 语句,你可以创建该表的一个拷贝,但不包含要删除的字段。这使你既删除了该字段,又保留了不想删除的数据。
如果你想改变一个字段的数据类型,你可以创建一个包含正确数据类型字段的新表。创建好该表后,你就可以结合使用UPDATE语句和SELECT 语句,把原来表中的所有数据拷贝到新表中。通过这种方法,你既可以修改表的结构,又能保存原有的数据。 |
|
SQL查询语句精华使用简要
|
一、 简单查询 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 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 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testtable表中姓名为“张三”的nickname字段和email字段。 SELECT nickname,email FROM testtable WHERE name='张三'
(一) 选择列表 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 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 例如,下面语句显示testtable表中所有列的数据: SELECT * FROM testtable
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 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 SELECT nickname,email FROM testtable
3、更改列标题 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定义格式为: 列标题=列名 列名 列标题 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 标题: SELECT 昵称=nickname,电子邮件=email FROM testtable
4、删除重复行 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 为ALL。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5、限制返回的行数 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时,说明n是 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SELECT TOP 2 * FROM testtable SELECT TOP 20 PERCENT * FROM testtable
(二)FROM子句 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个表或视图, 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 在FROM子句同时指定多个表或视图时,如果选择列表中存在同名列,这时应使用对象名限定这些列 所属的表或视图。例如在usertable和citytable表中同时存在cityid列,在查询两个表中的cityid时应 使用下面语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username,citytable.cityid FROM usertable,citytable WHERE usertable.cityid=citytable.cityid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两种格式为表或视图指定别名: 表名 as 别名 表名 别名
(二) FROM子句 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个表或视图, 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 在FROM子句同时指定多个表或视图时,如果选择列表中存在同名列,这时应使用对象名限定这些列 所属的表或视图。例如在usertable和citytable表中同时存在cityid列,在查询两个表中的cityid时应 使用下面语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username,citytable.cityid FROM usertable,citytable WHERE usertable.cityid=citytable.cityid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两种格式为表或视图指定别名: 表名 as 别名 表名 别名 例如上面语句可用表的别名格式表示为: SELECT username,b.cityid FROM usertable a,citytable b WHERE a.cityid=b.cityid SELECT不仅能从表或视图中检索数据,它还能够从其它查询语句所返回的结果集合中查询数据。 例如: SELECT a.au_fname+a.au_lname FROM authors a,titleauthor ta (SELECT title_id,title FROM titles WHERE ytd_sales>10000 ) AS t WHERE a.au_id=ta.au_id AND ta.title_id=t.title_id 此例中,将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给予一别名t,然后再从中检索数据。
(三) 使用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 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行。例如下面语句查询年龄大于20的数据: SELECT * FROM usertable WHERE age>20 WHERE子句可包括各种条件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大小比较):>、>=、=、<、<=、<>、!>、!< 范围运算符(表达式值是否在指定的范围):BETWEEN…AND… NOT BETWEEN…AND… 列表运算符(判断表达式是否为列表中的指定项):IN (项1,项2……) NOT IN (项1,项2……) 模式匹配符(判断值是否与指定的字符通配格式相符):LIKE、NOT LIKE 空值判断符(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空):IS NULL、NOT IS NULL 逻辑运算符(用于多条件的逻辑连接):NOT、AND、OR 1、范围运算符例:age BETWEEN 10 AND 30相当于age>=10 AND age<=30 2、列表运算符例:country IN ('Germany','China') 3、模式匹配符例:常用于模糊查找,它判断列值是否与指定的字符串格式相匹配。可用于char、 varchar、text、ntext、datetime和smalldatetime等类型查询。 可使用以下通配字符: 百分号%:可匹配任意类型和长度的字符,如果是中文,请使用两个百分号即%%。 下划线_:匹配单个任意字符,它常用来限制表达式的字符长度。 方括号[]:指定一个字符、字符串或范围,要求所匹配对象为它们中的任一个。 [^]:其取值也[] 相同,但它要求所匹配对象为指定字符以外的任一个字符。 例如: 限制以Publishing结尾,使用LIKE '%Publishing' 限制以A开头:LIKE '[A]%' 限制以A开头外:LIKE '[^A]%' 4、空值判断符例WHERE age IS NULL 5、逻辑运算符:优先级为NOT、AND、OR (四)查询结果排序 使用ORDER BY子句对查询返回的结果按一列或多列排序。ORDER BY子句的语法格式为: ORDER BY {column_name [ASC|DESC]} [,…n] 其中ASC表示升序,为默认值,DESC为降序。ORDER BY不能按ntext、text和image数据类型进行排 序。 例如: SELECT * FROM usertable ORDER BY age desc,userid ASC 另外,可以根据表达式进行排序。
二、 联合查询 UNION运算符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上SELECT语句的查询结果集合合并成一个结果集合显示,即执行联 合查询。UNION的语法格式为: select_statement UNION [ALL] selectstatement [UNION [ALL] selectstatement][…n] 其中selectstatement为待联合的SELECT查询语句。 ALL选项表示将所有行合并到结果集合中。不指定该项时,被联合查询结果集合中的重复行将只保留一 行。 联合查询时,查询结果的列标题为第一个查询语句的列标题。因此,要定义列标题必须在第一个查询语 句中定义。要对联合查询结果排序时,也必须使用第一查询语句中的列名、列标题或者列序号。 在使用UNION 运算符时,应保证每个联合查询语句的选择列表中有相同数量的表达式,并且每个查询选 择表达式应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或是可以自动将它们转换为相同的数据类型。在自动转换时,对于数值类 型,系统将低精度的数据类型转换为高精度的数据类型。 在包括多个查询的UNION语句中,其执行顺序是自左至右,使用括号可以改变这一执行顺序。例如: 查询1 UNION (查询2 UNION 查询3)
三、连接查询 通过连接运算符可以实现多个表查询。连接是关系数据库模型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区别于其它类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标志。 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表建立时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必确定,常把一个实体的所有信息存放在 一个表中。当检索数据时,通过连接操作查询出存放在多个表中的不同实体的信息。连接操作给用户带 来很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增加新的数据类型。为不同实体创建新的表,尔后通过连接进行 查询。 连接可以在SELECT 语句的FROM子句或WHERE子句中建立,似是而非在FROM子句中指出连接时有助于 将连接操作与WHERE子句中的搜索条件区分开来。所以,在Transact-SQL中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SQL-92标准所定义的FROM子句的连接语法格式为: FROM join_table join_type join_table [ON (join_condition)] 其中join_table指出参与连接操作的表名,连接可以对同一个表操作,也可以对多表操作,对同一 个表操作的连接又称做自连接。 join_type 指出连接类型,可分为三种:内连接、外连接和交叉连接。内连接(INNER JOIN)使用比 较运算符进行表间某(些)列数据的比较操作,并列出这些表中与连接条件相匹配的数据行。根据所使用 的比较方式不同,内连接又分为等值连接、自然连接和不等连接三种。 外连接分为左外连接(LEFT OUTER JOIN或LEFT JOIN)、右外连接(RIGHT OUTER JOIN或RIGHT JOIN) 和全外连接(FULL OUTER JOIN或FULL JOIN)三种。与内连接不同的是,外连接不只列出与连接条件相匹 配的行,而是列出左表(左外连接时)、右表(右外连接时)或两个表(全外连接时)中所有符合搜索条件的 数据行。 交叉连接(CROSS JOIN)没有WHERE 子句,它返回连接表中所有数据行的笛卡尔积,其结果集合中的 数据行数等于第一个表中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数乘以第二个表中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数。 连接操作中的ON (join_condition) 子句指出连接条件,它由被连接表中的列和比较运算符、逻辑 运算符等构成。 无论哪种连接都不能对text、ntext和image数据类型列进行直接连接,但可以对这三种列进行间接 连接。例如: SELECT p1.pub_id,p2.pub_id,p1.pr_info FROM pub_info AS p1 INNER JOIN pub_info AS p2 ON DATALENGTH(p1.pr_info)=DATALENGTH(p2.pr_info)
(一)内连接 内连接查询操作列出与连接条件匹配的数据行,它使用比较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内连接分 三种: 1、等值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号(=)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其查询结果中列出被连接 表中的所有列,包括其中的重复列。 2、不等连接: 在连接条件使用除等于运算符以外的其它比较运算符比较被连接的列的列值。这些 运算符包括>、>=、<=、<、!>、!<和<>。 3、自然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但它使用选择列表指出查询 结果集合中所包括的列,并删除连接表中的重复列。 例,下面使用等值连接列出authors和publishers表中位于同一城市的作者和出版社: SELECT * FROM authors AS a INNER JOIN publishers AS p ON a.city=p.city 又如使用自然连接,在选择列表中删除authors 和publishers 表中重复列(city和state): SELECT a.*,p.pub_id,p.pub_name,p.country FROM authors AS a INNER JOIN publishers AS p ON a.city=p.city (二)外连接 内连接时,返回查询结果集合中的仅是符合查询条件( WHERE 搜索条件或 HAVING 条件)和连接条件 的行。而采用外连接时,它返回到查询结果集合中的不仅包含符合连接条件的行,而且还包括左表(左外 连接时)、右表(右外连接时)或两个边接表(全外连接)中的所有数据行。 如下面使用左外连接将论坛内容和作者信息连接起来: SELECT a.*,b.* FROM luntan LEFT JOIN usertable as b ON a.username=b.username 下面使用全外连接将city表中的所有作者以及user表中的所有作者,以及他们所在的城市: SELECT a.*,b.* FROM city as a FULL OUTER JOIN user as b ON a.username=b.username
(三)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不带WHERE 子句,它返回被连接的两个表所有数据行的笛卡尔积,返回到结果集合中的数 据行数等于第一个表中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数乘以第二个表中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行数。 例,titles表中有6类图书,而publishers表中有8家出版社,则下列交叉连接检索到的记录数将等 于6*8=48行。 SELECT type,pub_name FROM titles CROSS JOIN publishers ORDER BY type
|
|
如何让你的SQL运行得更快!
|
一、不合理的索引设计 ----例:表record有620000行,试看在不同的索引下,下面几个 SQL的运行情况: ---- 1.在date上建有一非个群集索引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1201' and date < '19991214'and amount > 2000 (25秒) select date,sum(amount) from record group by date (55秒)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0901' and place in ('BJ','SH') (27秒) ---- 分析: ----date上有大量的重复值,在非群集索引下,数据在物理上随机存放在数据页上,在 范围查找时,必须执行一次表扫描才能找到这一范围内的全部行。 ---- 2.在date上的一个群集索引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1201' and date < '19991214' and amount > 2000 (14秒) select date,sum(amount) from record group by date (28秒)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0901' and place in ('BJ','SH')(14秒) ---- 分析: ---- 在群集索引下,数据在物理上按顺序在数据页上,重复值也排列在一起,因而在范 围查找时,可以先找到这个范围的起末点,且只在这个范围内扫描数据页,避免了大范 围扫描,提高了查询速度。 ---- 3.在place,date,amount上的组合索引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1201' and date < '19991214' and amount > 2000 (26秒) select date,sum(amount) from record group by date (27秒)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0901' and place in ('BJ', 'SH')(< 1秒) ---- 分析: ---- 这是一个不很合理的组合索引,因为它的前导列是place,第一和第二条SQL没有引 用place,因此也没有利用上索引;第三个SQL使用了place,且引用的所有列都包含在组 合索引中,形成了索引覆盖,所以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 4.在date,place,amount上的组合索引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1201' and date < '19991214' and amount > 2000(< 1秒) select date,sum(amount) from record group by date (11秒) select count(*)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0901' and place in ('BJ','SH')(< 1秒) ---- 分析: ---- 这是一个合理的组合索引。它将date作为前导列,使每个SQL都可以利用索引,并 且在第一和第三个SQL中形成了索引覆盖,因而性能达到了最优。 ---- 5.总结: ---- 缺省情况下建立的索引是非群集索引,但有时它并不是最佳的;合理的索引设计要 建立在对各种查询的分析和预测上。一般来说: ---- ①.有大量重复值、且经常有范围查询 (between, >,< ,>=,< =)和order by 、group by发生的列,可考虑建立群集索引; ---- ②.经常同时存取多列,且每列都含有重复值可考虑建立组合索引; ---- ③.组合索引要尽量使关键查询形成索引覆盖,其前导列一定是使用最频繁的列。
二、不充份的连接条件: ---- 例:表card有7896行,在card_no上有一个非聚集索引,表account有191122行,在 account_no上有一个非聚集索引,试看在不同的表连接条件下,两个SQL的执行情况:
select sum(a.amount) from account a, card b where a.card_no = b.card_no(20秒) ---- 将SQL改为: select sum(a.amount) from account a, card b where a.card_no = b.card_no and a. account_no=b.account_no(< 1秒) ---- 分析: ---- 在第一个连接条件下,最佳查询方案是将account作外层表,card作内层表,利用 card上的索引,其I/O次数可由以下公式估算为: ---- 外层表account上的22541页+(外层表account的191122行*内层表card上对应外层 表第一行所要查找的3页)=595907次I/O ---- 在第二个连接条件下,最佳查询方案是将card作外层表,account作内层表,利用 account上的索引,其I/O次数可由以下公式估算为: ---- 外层表card上的1944页+(外层表card的7896行*内层表account上对应外层表每一 行所要查找的4页)= 33528次I/O ---- 可见,只有充份的连接条件,真正的最佳方案才会被执行。 ---- 总结: ---- 1.多表操作在被实际执行前,查询优化器会根据连接条件,列出几组可能的连接方 案并从中找出系统开销最小的最佳方案。连接条件要充份考虑带有索引的表、行数多的 表;内外表的选择可由公式:外层表中的匹配行数*内层表中每一次查找的次数确定,乘 积最小为最佳方案。 ---- 2.查看执行方案的方法-- 用set showplanon,打开showplan选项,就可以看到连 接顺序、使用何种索引的信息;想看更详细的信息,需用sa角色执行dbcc(3604,310,30 2)。 三、不可优化的where子句 ---- 1.例:下列SQL条件语句中的列都建有恰当的索引,但执行速度却非常慢: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substring(card_no,1,4)='5378'(13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amount/30< 1000(11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convert(char(10),date,112)='19991201'(10秒) ---- 分析: ---- where子句中对列的任何操作结果都是在SQL运行时逐列计算得到的,因此它不得不 进行表搜索,而没有使用该列上面的索引;如果这些结果在查询编译时就能得到,那么 就可以被SQL优化器优化,使用索引,避免表搜索,因此将SQL重写成下面这样: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card_no like '5378%'(< 1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amount < 1000*30(< 1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date= '1999/12/01' (< 1秒) ---- 你会发现SQL明显快起来! ---- 2.例:表stuff有200000行,id_no上有非群集索引,请看下面这个SQL: select 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 in('0','1') (23秒) ---- 分析: ---- where条件中的'in'在逻辑上相当于'or',所以语法分析器会将in ('0','1')转化 为id_no ='0' or id_no='1'来执行。我们期望它会根据每个or子句分别查找,再将结果 相加,这样可以利用id_no上的索引;但实际上(根据showplan),它却采用了"OR策略" ,即先取出满足每个or子句的行,存入临时数据库的工作表中,再建立唯一索引以去掉 重复行,最后从这个临时表中计算结果。因此,实际过程没有利用id_no上索引,并且完 成时间还要受tempdb数据库性能的影响。 ---- 实践证明,表的行数越多,工作表的性能就越差,当stuff有620000行时,执行时 间竟达到220秒!还不如将or子句分开: select 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0' select 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1' ---- 得到两个结果,再作一次加法合算。因为每句都使用了索引,执行时间只有3秒, 在620000行下,时间也只有4秒。或者,用更好的方法,写一个简单的存储过程: create proc count_stuff as declare @a int declare @b int declare @c int declare @d char(10) begin select @a=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0' select @b=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1' end select @c=@a+@b select @d=convert(char(10),@c) print @d ---- 直接算出结果,执行时间同上面一样快! ---- 总结: ---- 可见,所谓优化即where子句利用了索引,不可优化即发生了表扫描或额外开销。
---- 1.任何对列的操作都将导致表扫描,它包括数据库函数、计算表达式等等,查询时 要尽可能将操作移至等号右边。 ---- 2.in、or子句常会使用工作表,使索引失效;如果不产生大量重复值,可以考虑把 子句拆开;拆开的子句中应该包含索引。 ---- 3.要善于使用存储过程,它使SQL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SQL优化的实质就是在结果正确的前提下,用优化器可 以识别的语句,充份利用索引,减少表扫描的I/O次数,尽量避免表搜索的发生。其实S QL的性能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上述这些只是在应用层次的一种体现,深入研究还会 涉及数据库层的资源配置、网络层的流量控制以及操作系统层的总体设计。
1.合理使用索引 索引是数据库中重要的数据结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现在大多数的数据库产品都采用IBM最先提出的ISAM索引结构。索引的使用要恰到好处,其使用原则如下: ●在经常进行连接,但是没有指定为外键的列上建立索引,而不经常连接的字段则由优化器自动生成索引。 ●在频繁进行排序或分组(即进行group by或order by操作)的列上建立索引。 ●在条件表达式中经常用到的不同值较多的列上建立检索,在不同值少的列上不要建立索引。比如在雇员表的“性别”列上只有“男”与“女”两个不同值,因此就无必要建立索引。如果建立索引不但不会提高查询效率,反而会严重降低更新速度。 ●如果待排序的列有多个,可以在这些列上建立复合索引(compound index)。 ●使用系统工具。如Informix数据库有一个tbcheck工具,可以在可疑的索引上进行检查。在一些数据库服务器上,索引可能失效或者因为频繁操作而使得读取效率降低,如果一个使用索引的查询不明不白地慢下来,可以试着用tbcheck工具检查索引的完整性,必要时进行修复。另外,当数据库表更新大量数据后,删除并重建索引可以提高查询速度。
2.避免或简化排序 应当简化或避免对大型表进行重复的排序。当能够利用索引自动以适当的次序产生输出时,优化器就避免了排序的步骤。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 ●索引中不包括一个或几个待排序的列; ●group by或order by子句中列的次序与索引的次序不一样; ●排序的列来自不同的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排序,就要正确地增建索引,合理地合并数据库表(尽管有时可能影响表的规范化,但相对于效率的提高是值得的)。如果排序不可避免,那么应当试图简化它,如缩小排序的列的范围等。
3.消除对大型表行数据的顺序存取 在嵌套查询中,对表的顺序存取对查询效率可能产生致命的影响。比如采用顺序存取策略,一个嵌套3层的查询,如果每层都查询1000行,那么这个查询就要查询10亿行数据。避免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就是对连接的列进行索引。例如,两个表:学生表(学号、姓名、年龄……)和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如果两个表要做连接,就要在“学号”这个连接字段上建立索引。 还可以使用并集来避免顺序存取。尽管在所有的检查列上都有索引,但某些形式的where子句强迫优化器使用顺序存取。下面的查询将强迫对orders表执行顺序操作: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um=104 AND order_num>1001) OR order_num=1008 虽然在customer_num和order_num上建有索引,但是在上面的语句中优化器还是使用顺序存取路径扫描整个表。因为这个语句要检索的是分离的行的集合,所以应该改为如下语句: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um=104 AND order_num>1001 UNION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num=1008 这样就能利用索引路径处理查询。
4.避免相关子查询 一个列的标签同时在主查询和where子句中的查询中出现,那么很可能当主查询中的列值改变之后,子查询必须重新查询一次。查询嵌套层次越多,效率越低,因此应当尽量避免子查询。如果子查询不可避免,那么要在子查询中过滤掉尽可能多的行。
5.避免困难的正规表达式 MATCHES和LIKE关键字支持通配符匹配,技术上叫正规表达式。但这种匹配特别耗费时间。例如: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 LIKE “98_ _ _” 即使在zipcode字段上建立了索引,在这种情况下也还是采用顺序扫描的方式。如果把语句改为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 >“98000”,在执行查询时就会利用索引来查询,显然会大大提高速度。 另外,还要避免非开始的子串。例如语句: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2,3] >“80”,在where子句中采用了非开始子串,因而这个语句也不会使用索引。
6.使用临时表加速查询 把表的一个子集进行排序并创建临时表,有时能加速查询。它有助于避免多重排序操作,而且在其他方面还能简化优化器的工作。例如: SELECT cust.name,rcvbles.balance,……other columns FROM cust,rcvbles WHERE cust.customer_id = rcvlbes.customer_id AND rcvblls.balance>0 AND cust.postcode>“98000” ORDER BY cust.name 如果这个查询要被执行多次而不止一次,可以把所有未付款的客户找出来放在一个临时文件中,并按客户的名字进行排序: SELECT cust.name,rcvbles.balance,……other columns FROM cust,rcvbles WHERE cust.customer_id = rcvlbes.customer_id AND rcvblls.balance>0 ORDER BY cust.name INTO TEMP cust_with_balance 然后以下面的方式在临时表中查询: SELECT * FROM cust_with_balance WHERE postcode>“98000” 临时表中的行要比主表中的行少,而且物理顺序就是所要求的顺序,减少了磁盘I/O,所以查询工作量可以得到大幅减少。 注意:临时表创建后不会反映主表的修改。在主表中数据频繁修改的情况下,注意不要丢失数据。
7.用排序来取代非顺序存取 非顺序磁盘存取是最慢的操作,表现在磁盘存取臂的来回移动。SQL语句隐藏了这一情况,使得我们在写应用程序时很容易写出要求存取大量非顺序页的查询。 有些时候,用数据库的排序能力来替代非顺序的存取能改进查询。
3.优化 tempdb 性能
对 tempdb 数据库的物理位置和数据库选项设置的一般建议包括: 使 tempdb 数据库得以按需自动扩展。这确保在执行完成前不终止查询,该查询所生成的存储在 tempdb 数据库内的中间结果集比预期大得多。
将 tempdb 数据库文件的初始大小设置为合理的大小,以避免当需要更多空间时文件自动扩展。如果 tempdb 数据库扩展得过于频繁,性能会受不良影响。
将文件增长增量百分比设置为合理的大小,以避免 tempdb 数据库文件按太小的值增长。如果文件增长幅度与写入 tempdb 数据库的数据量相比太小,则 tempdb 数据库可能需要始终扩展,因而将妨害性能。
将 tempdb 数据库放在快速 I/O 子系统上以确保好的性能。在多个磁盘上条带化 tempdb 数据库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将 tempdb 数据库放在除用户数据库所使用的磁盘之外的磁盘上。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扩充数据库。
4.优化服务器:
使用内存配置选项优化服务器性能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内存管理组件消除了对 SQL Server 可用的内存进行手工管理的需要。SQL Server 在启动时根据操作系统和其它应用程序当前正在使用的内存量,动态确定应分配的内存量。当计算机和SQL Server 上的负荷更改时,分配的内存也随之更改。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内存构架。
下列服务器配置选项可用于配置内存使用并影响服务器性能: min server memory max server memory max worker threads index create memory
min memory per query min server memory 服务器配置选项可用于确保 SQL Server 在达到该值后不会释放内存。可以基于 SQL Server 的大小及活动将该配置选项设置为特定的值。如果选择设置此选项,必须为操作系统和其他程序留出足够的内存。如果操作系统没有足够的内存,会向 SQL Server 请求内存,从而导致影响 SQL Server 性能。
max server memory 服务器配置选项可用于:在 SQL Server 启动及运行时,指定 SQL Server 可以分配的最大内存量。如果知道有多个应用程序与 SQL Server 同时运行,而且想保障这些应用程序有足够的内存运行,可以将该配置选项设置为特定的值。如果这些其它应用程序(如 Web 服务器或电子邮件服务器)只根据需要请求内存,则 SQL Server 将根据需要给它们释放内存,因此不要设置 max server memory 服务器配置选项。然而,应用程序通常在启动时不假选择地使用可用内存,而如果需要更多内存也不请求。如果有这种行为方式的应用程序与 SQL Server 同时运行在相同的计算机上,则将 max server memory 服务器配置选项设置为特定的值,以保障应用程序所需的内存不由 SQL Server 分配出。 不要将 min server memory 和 max server memory 服务器配置选项设置为相同的值,这样做会使分配给 SQL Server 的内存量固定。动态内存分配可以随时间提供最佳的总体性能。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服务器内存选项。
max worker threads 服务器配置选项可用于指定为用户连接到 SQL Server 提供支持的线程数。255 这一默认设置对一些配置可能稍微偏高,这要具体取决于并发用户数。由于每个工作线程都已分配,因此即使线程没有正在使用(因为并发连接比分配的工作线程少),可由其它操作(如高速缓冲存储器)更好地利用的内存资源也可能是未使用的。一般情况下,应将该配置值设置为并发连接数,但不能超过 32727。并发连接与用户登录连接不同。SQL Server 实例的工作线程池只需要足够大,以便为同时正在该实例中执行批处理的用户连接提供服务。如果增加工作线程的数量超过默认值,会降低服务器性能。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max worker threads 选项。 说明 当 SQL Server 运行在 Microsoft Windows® 98 上时,最大工作线程服务器配置选项不起作用。
index create memory 服务器配置选项控制创建索引时排序操作所使用的内存量。在生产系统上创建索引通常是不常执行的任务,通常调度为在非峰值时间执行的作业。因此,不常创建索引且在非峰值时间时,增加该值可提高索引创建的性能。不过,最好将 min memory per query 配置选项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值,这样即使所有请求的内存都不可用,索引创建作业仍能开始。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index create memory 选项。 min memory per query 服务器配置选项可用于指定分配给查询执行的最小内存量。当系统内有许多查询并发执行时,增大 min memory per query 的值有助于提高消耗大量内存的查询(如大型排序和哈希操作)的性能。不过,不要将 min memory per query 服务器配置选项设置得太高,尤其是在很忙的系统上,因为查询将不得不等到能确保占有请求的最小内存、或等到超过 query wait 服务器配置选项内所指定的值。如果可用内存比执行查询所需的指定最小内存多,则只要查询能对多出的内存加以有效的利用,就可以使用多出的内存。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min memory per query 选项和 query wait 选项。
使用 I/O 配置选项优化服务器性能 下列服务器配置选项可用于配置 I/O 的使用并影响服务器性能:
recovery interval recovery interval 服务器配置选项控制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在每个数据库内发出检查点的时间。默认情况下,SQL Server 确定执行检查点操作的最佳时间。然而,若要确定这是否为适当的设置,需要使用 Windows NT 性能监视器监视数据库文件上的磁盘写入活动。导致磁盘利用率达到 100% 的活动尖峰值会妨害性能。若更改该参数以使检查点进程较少出现,通常可以提高这种情况下的总体性能。但仍须继续监视性能以确定新值是否已对性能产生正面影响。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recovery interval 选项。 |
|
SQL高手篇:精妙SQL语句介绍
|
SQL高手篇:精妙SQL语句介绍
说明:复制表(只复制结构,源表名:a 新表名:b)
SQL: select * into b from a where 1<>1
说明:拷贝表(拷贝数据,源表名:a 目标表名:b)
SQL: insert into b(a, b, c) select d,e,f from b;
说明:显示文章、提交人和最后回复时间
SQL: select a.title,a.username,b.adddate from table a,(select max(adddate) adddate from table where table.title=a.title) b
说明:外连接查询(表名1:a 表名2:b)
SQL: select a.a, a.b, a.c, b.c, b.d, b.f from a LEFT OUT JOIN b ON a.a = b.c
说明:日程安排提前五分钟提醒
SQL: select * from 日程安排 where datediff('minute',f开始时间,getdate())>5
说明:两张关联表,删除主表中已经在副表中没有的信息 SQL:
delete from info where not exists ( select * from infobz where info.infid=infobz.infid
说明:-- SQL:
SELECT A.NUM, A.NAME, B.UPD_DATE, B.PREV_UPD_DATE FROM TABLE1, (SELECT X.NUM, X.UPD_DATE, Y.UPD_DATE PREV_UPD_DATE FROM (SELECT NUM, UPD_DATE, INBOUND_QTY, STOCK_ONHAND FROM TABLE2 WHERE TO_CHAR(UPD_DATE,'YYYY/MM') = TO_CHAR(SYSDATE, 'YYYY/MM')) X, (SELECT NUM, UPD_DATE, STOCK_ONHAND FROM TABLE2 WHERE TO_CHAR(UPD_DATE,'YYYY/MM') = TO_CHAR(TO_DATE(TO_CHAR(SYSDATE, 'YYYY/MM') ¦¦ '/01','YYYY/MM/DD') - 1, 'YYYY/MM') Y, WHERE X.NUM = Y.NUM (+) AND X.INBOUND_QTY + NVL(Y.STOCK_ONHAND,0) <> X.STOCK_ONHAND B WHERE A.NUM = B.NUM
说明:-- SQL:
select * from studentinfo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info.id=student.id) and 系名称='"&strdepartmentname&"' and 专业名称='"&strprofessionname&"' order by 性别,生源地,高考总成绩
说明: 从数据库中去一年的各单位电话费统计(电话费定额贺电化肥清单两个表来源) SQL:
SELECT a.userper, a.tel, a.standfee, TO_CHAR(a.telfeedate, 'yyyy') AS telyear,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1', a.factration)) AS JAN,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2', a.factration)) AS FRI,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3', a.factration)) AS MAR,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4', a.factration)) AS APR,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5', a.factration)) AS MAY,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6', a.factration)) AS JUE,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7', a.factration)) AS JUL,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8', a.factration)) AS AGU,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09', a.factration)) AS SEP,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10', a.factration)) AS OCT,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11', a.factration)) AS NOV, SUM(decode(TO_CHAR(a.telfeedate, 'mm'), '12', a.factration)) AS DEC FROM (SELECT a.userper, a.tel, a.standfee, b.telfeedate, b.factration FROM TELFEESTAND a, TELFEE b WHERE a.tel = b.telfax) a GROUP BY a.userper, a.tel, a.standfee, TO_CHAR(a.telfeedate, 'yyyy')
说明:四表联查问题:
SQL: select * from a left inner join b on a.a=b.b right inner join c on a.a=c.c inner join d on a.a=d.d where .....
说明:得到表中最小的未使用的ID号 SQL:
SELECT (CASE WHEN EXISTS(SELECT * FROM Handle b WHERE b.HandleID = 1) THEN MIN(HandleID) + 1 ELSE 1 END) as HandleID FROM Handle WHERE NOT HandleID IN (SELECT a.HandleID - 1 FROM Handle a)
来源:网人帝国 |
|
[sql学习] 多条件数据库查询的优化方法
|
多条件数据库查询的优化方法
在数据库编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经常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当查询条件为确定时,我们可以明确用的SQL语句来实现,但是当查询条件为多个条件的动态组合时,查询语句会由于分支太多及IF语句的多重嵌套而变得相当复杂。在此,笔者提供了一种优化方法,运用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查询语句的分支和数量以及IF条件语句的嵌套层数,从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下面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个名为employee的表,现在我们要从其中查询数据,条件有三个,由用户动态选择,如图1所示:
其中条件A、B、C之间是与的关系,A、B、C均为动态选择,可以取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也可以一个都不选,当三个条件都不选择时则认为是无条件查询,按照通常的做法,判断方法如图2所示:
这样,最终的结果有8个,即有8条查询语句,分别是
1.select * from employee;
2.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Age =C ;
3.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Sex=B;
4.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Sex=B and Age=C;
5.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A;
6.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A and Age=C;
7.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A and Sex=B ;
8.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A and Sex=B and Age=C;
显然这是比较烦琐的,而且用到了多重嵌套IF语句,因而在条件增多时,其复杂程度将大大增加。我们对它进行优化,方法如下:
首先定义一个字符串Str_Result用来存放组合条件的结果,开始时为空。
用程序语言描述如下:
if A <> "" then Str_Result="where Name =A" end if if B <> "" then if Str_Result="" then Str_Result="where Sex=B" else Str_Result=Str_Result+"and Sex = B" end if end if if C <> "" then if Str_Result="" then Str_Result="where Age =C" else Str_Result=Str_Result+"and Age=C" end if end if 最终的结果查询语句为:select * from employee + Str_Result。
显然,这种方法减少了组合的分支和if语句的多重嵌套,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效率。
本方法的原理在于定义了一个单独的字符串来表示组合的结果,当该字符串经过条件A后其值为A的条件,经过条件B后其值则为条件A与B 组合的结果,而当经过条件C后其值则变成条件A、B、C的组合,从而减少了组合判断的分支,对于更多条件的组合,其效能将更加明显。
|
|
SQL Server 存储过程的分页
|
建立表:
CREATE TABLE [TestTable] ( [ID] [int] IDENTITY (1, 1) NOT NULL , [FirstName] [nvarchar] (10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 [LastName] [nvarchar] (10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 [Country] [n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 [Note] [nvarchar] (200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 ON [PRIMARY] GO
插入数据:(2万条,用更多的数据测试会明显一些) SET IDENTITY_INSERT TestTable ON
declare @i int set @i=1 while @i<=20000 begin insert into TestTable([id], FirstName, LastName, Country,Note) values(@i, 'FirstName_XXX','LastName_XXX','Country_XXX','Note_XXX') set @i=@i+1 end
SET IDENTITY_INSERT TestTable OFF
-------------------------------------
分页方案一:(利用Not In和SELECT TOP分页) 语句形式: SELECT TOP 10 * FROM TestTable WHERE (ID NOT IN (SELECT TOP 20 id FROM TestTable ORDER BY id)) ORDER BY ID
SELECT TOP 页大小 * FROM TestTable WHERE (ID NOT IN (SELECT TOP 页大小*页数 id FROM 表 ORDER BY id)) ORDER BY ID
-------------------------------------
分页方案二:(利用ID大于多少和SELECT TOP分页) 语句形式: SELECT TOP 10 * FROM TestTable WHERE (ID > (SELECT MAX(id) FROM (SELECT TOP 20 id FROM TestTable ORDER BY id) AS T)) ORDER BY ID
SELECT TOP 页大小 * FROM TestTable WHERE (ID > (SELECT MAX(id) FROM (SELECT TOP 页大小*页数 id FROM 表 ORDER BY id) AS T)) ORDER BY ID
-------------------------------------
分页方案三:(利用SQL的游标存储过程分页) create procedure XiaoZhengGe @sqlstr nvarchar(4000), --查询字符串 @currentpage int, --第N页 @pagesize int --每页行数 as set nocount on declare @P1 int, --P1是游标的id @rowcount int exec sp_cursoropen @P1 output,@sqlstr,@scrollopt=1,@ccopt=1,@rowcount=@rowcount output select ceiling(1.0*@rowcount/@pagesize) as 总页数--,@rowcount as 总行数,@currentpage as 当前页 set @currentpage=(@currentpage-1)*@pagesize+1 exec sp_cursorfetch @P1,16,@currentpage,@pagesize exec sp_cursorclose @P1 set nocount off
其它的方案:如果没有主键,可以用临时表,也可以用方案三做,但是效率会低。 建议优化的时候,加上主键和索引,查询效率会提高。
通过SQL 查询分析器,显示比较:我的结论是: 分页方案二:(利用ID大于多少和SELECT TOP分页)效率最高,需要拼接SQL语句 分页方案一:(利用Not In和SELECT TOP分页) 效率次之,需要拼接SQL语句 分页方案三:(利用SQL的游标存储过程分页) 效率最差,但是最为通用
在实际情况中,要具体分析。
转自: http://goaler.xicp.net/ShowLog.asp?ID=502 |
|
Sql Server基本函数
|
1.字符串函数 长度与分析用
datalength(Char_expr) 返回字符串包含字符数,但不包含后面的空格
substring(expression,start,length) 不多说了,取子串
right(char_expr,int_expr) 返回字符串右边int_expr个字符
字符操作类
upper(char_expr) 转为大写
lower(char_expr) 转为小写
space(int_expr) 生成int_expr个空格
replicate(char_expr,int_expr)复制字符串int_expr次
reverse(char_expr) 反转字符串
stuff(char_expr1,start,length,char_expr2) 将字符串char_expr1中的从
start开始的length个字符用char_expr2代替
ltrim(char_expr) rtrim(char_expr) 取掉空格
ascii(char) char(ascii) 两函数对应,取ascii码,根据ascii吗取字符
字符串查找
charindex(char_expr,expression) 返回char_expr的起始位置
patindex("%pattern%",expression) 返回指定模式的起始位置,否则为0
2.数学函数
abs(numeric_expr) 求绝对值
ceiling(numeric_expr) 取大于等于指定值的最小整数
exp(float_expr) 取指数
floor(numeric_expr) 小于等于指定值得最大整数
pi() 3.1415926.........
power(numeric_expr,power) 返回power次方
rand([int_expr]) 随机数产生器
round(numeric_expr,int_expr) 安int_expr规定的精度四舍五入
sign(int_expr) 根据正数,0,负数,,返回+1,0,-1
sqrt(float_expr) 平方根
3.日期函数
getdate() 返回日期
datename(datepart,date_expr) 返回名称如 June
datepart(datepart,date_expr) 取日期一部份
datediff(datepart,date_expr1.dateexpr2) 日期差
dateadd(datepart,number,date_expr) 返回日期加上 number
上述函数中datepart的
写法 取值和意义
yy 1753-9999 年份
qq 1-4 刻
mm 1-12 月
dy 1-366 日
dd 1-31 日
wk 1-54 周
dw 1-7 周几
hh 0-23 小时
mi 0-59 分钟
ss 0-59 秒
ms 0-999 毫秒
日期转换
convert()
4.系统函数
suser_name() 用户登录名
user_name() 用户在数据库中的名字
user 用户在数据库中的名字
show_role() 对当前用户起作用的规则
db_name() 数据库名
object_name(obj_id) 数据库对象名
col_name(obj_id,col_id) 列名
col_length(objname,colname) 列长度
valid_name(char_expr) 是否是有效标识符
|
|
ACCESS转化成SQL2000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很多朋友想用SQL2000数据库的编程方法,但是却又苦于自己是学ACCESS的,对SQL只是一点点的了解而已,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以下参考---将ACCESS转化成SQL2000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首先,我说的是在ACCESS2000,SQL2000之间转换,其他的我也还没有尝试过,希望大家多多试验,肯定是有办法的; 二,转换的方法 1,打开”控制面板“下”管理工具“中的”数据库源“; 2,按”添加“添加一个新的数据源,在选择栏里选”Driver do microsoft Access (*.mdb)”,完成后将出现一个框, 在”数据库源“里面输入你想写的名称,我取名叫“ABC”,说明不需要填,接着,按下面的选择,寻找你的数据库地址和选中(注意,请先备份自己的ACCESS数据库),然后确定。 数据源在这里建好了,剩下转换了。 3,打开SQL2000企业管理器,进入数据库,新建一个空的数据库“ABC”; 4,选择新建立的数据库,按鼠标右键,选择“所有任务”下“导入数据”,按“下一步”继续; 5,在数据库源下拉但中选择”Driver do microsoft Access(*.mdb)“,在”用户/系统DSN“中,选种你刚才添加的”ABC“,按 ”下一步“; 6,“目的”不需要修改,选择服务器(一般下为自己的本机"local",也可以选择服务器地址或者局域网地址,确定你的权限是否可以操作,),"使用WINDOWS 身份验证"指用自己的系统管理员身份操作,"使用SQL身份操作验证"可以用于网站的操作,推荐用后者; 7,选上"使用SQL身份操作验证"后,填写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我自己选择的是系统默认号码"sa","****",数据库选择刚新建的"ABC",按"下一步"; 8,这一步的两个单项选择,"从数据源复制表和视图"与"用一条查询指令指定要传输的数据",选择前者,按"下一步"继续; 9,这里将出现你自己ACCESS数据库的表,按"全选"后,下一步; 10,"DTS导入/导出向导",看"立即运行"被选中按"下一步", 11,按"完成"继续; 12,这个步骤你将看到你的数据被导入SQL2000里面,当出现"已经成功把XXX个表导入到数据库"的字样,而且所有的表前面都有绿色的勾,就表示成功导入所有数据,如果中途出现问题或者表前面有红色的叉的话,说明该表没有成功导入,这时就要回去查看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了. 三,数据修改 1,由于SQL2000里面没有"自动编号",所以你的以"自动编号"设置的字段都会变成非空的字段,这就必须手工修改这些字段,并把他的"标示"选择"是",种子为"1",增量为"1", 2,另外,ACCESS2000转换成SQL2000后,原来属性为"是/否"的字段将被转换成非空的"bit",这时候你必须修改成自己想要的属性了; 3,另外,大家要注意对时间函数的把握.ACCESS与SQL是有很多不同的. |
|
存储过程使用大全
|
作者: 幻想曲 加入时间: 2005-01-13 文档类型: 来自: 柠檬树下 浏览统计: total: 44 year: 44 quarter: 44 month: 44 week: 11 today: 1
1,调用没有参数的存储过程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et cmd=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mmand") strconn="dsn=pubs;uid=sa;pwd" conn.Open strconn set cmd.ActiveConnection=conn cmd.CommandText="{call nono}" set rs=cmc.exe 或者cmd.execute set rs=cmd.Execute() %>
2,一个输入的参数的存储过程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et cmd=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mmand") strconn="dsn=pubs;uid=sa;pwd" conn.Open strconn set cmd.ActiveConnection=conn cmd.CommandText="{call oneinput(?)}" cmd.Parameters.Append cmd.CreateParameter("@aaa",adInteger ,adParamInput ) cmd("@aaa")=100 cmd.Execute() %> 3,一个输入参数和一个输出的参数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et cmd=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mmand") strconn="dsn=pubs;uid=sa;pwd" conn.Open strconn set cmd.ActiveConnection=conn cmd.CommandText = "{call oneinout(?,?)}" cmd.Parameters.Append cmd.CreateParameter("@aaa",adInteger,adParamInput) cmd("@aaa")=10 cmd.Parameters.Append cmd.CreateParameter("@bbb",adInteger,adParamOutput) cmd.Execute() bbb=cmd("@bbb") %>
4,一个输入参数,一个输出参数,和一个返回值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et cmd=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mmand") strconn="dsn=pubs;uid=sa;pwd" conn.Open strconn set cmd.ActiveConnection=conn cmd.CommandText="{?=call onereturn(?,?)}" cmd.Parameters.Append cmd.CreateParameter("@return_value",adInteger,adParamReturnValue ) cmd.Parameters.Append cmd.CreateParameter("@aaa",adInteger,adParamInput ) cmd("@aaa")=10 cmd.Parameters.Append cmd.CreateParameter("@bbb",adInteger,adParamOutput) cmd.Execute() bbb=cmd("@bbb") rrr=cmd("@return_value") %>
|
|
在 Access 中使用“存储过程”
|
作者: 加入时间: 2005-01-13 文档类型: 转载 来自: 浏览统计: total: 91 year: 91 quarter: 91 month: 91 week: 21 today: 1
在 Access 中使用“存储过程”
我们已经熟悉在 ASP 中通过调用 SQL Server 存储过程来执行数据库操作,不过大家是否知道,在桌面级数据库 Access 中,我们也能够创建并使用“存储过程”?
Access + ASP 是开发轻量级 Web 应用程序的绝佳组合:简单,快速,兼容性好,但是性能通常不高。并且,用 ADODB.Connection 和 Recordset 对象来执行 SQL 语句的方式,也有一些不方便,因为带参数的 SQL 语句的参数值也常常是拼接到字符串中,于是便有了诸如“单引号问题”这样的麻烦。使用存储过程的一个好处就是,支持 SQL 语句参数值的另外提供。
事实上,Access(2000 及以上版本)中所谓“存储过程”,和 SQL Server 中的 Stored Procedure 是不能比的。它只能算是“Stored Procedure Lite”,不支持多条 SQL 语句,不支持逻辑语句(呵呵,毕竟不是 T-SQL)等等,我也还不清楚它是不是预编译了。不过,正如同 VBScript 实现的所谓“类”仅仅具有封装性,对于代码结构的“美化”和程序重用性具有很大促进一样,Access 的“轻量存储过程”,对于规范,小出错几率的数据库操作应该也有帮助,并且性能可能会有提高。
下面我译 step by step 的方式,介绍如何在 Access 中创建存储过程,然后在 ASP 程序中使用它。
(一)在 Access 中创建“存储过程”
不知道大家的 Access 应用水平如何,反正它对于我来说,仅仅就是一个 MDB 数据库文件的创建工具,我只会新建 MDB 文件,然后在 Access 的界面中创建表,索引,约束等等,over~
Access 中的“查询”,就扮演了存储过程的角色。下文中我提到的 Access 的“存储过程”或者“查询”都是指这个东西
对于“查询”的创建,Access 提供了一个傻瓜工具,类似 VS.NET 里边建立 DataAdapter 时的向导。不过我喜欢直接写 SQL 代码
好,下面先看看我们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所使用的数据库的表结构。
然后在 Access 主界面上点击左侧的“查询”按钮,再在右边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以打开查询设计视图。
这时弹出的是可视化的查询生成器,我们首先添加 SQL 语句需要涉及的表。
添加表之后,在设计视图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SQL 视图”,以切换到 SQL 代码编辑窗口。
好,下面说说 Access 的存储过程的特点。
Access 的查询,我目前的感觉是对 SQL 语句的一个包装,或许进行了某种优化如预编译。我们不能像写 SQL Server 存储过程那样使用多重操作,事务,逻辑判断,循环等等……
但是我们使用 Access 存储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用参数额外提供的查询,使用存储过程,我们不必再面对将参数值拼接到 SQL 语句字符串中时遇到的各种麻烦,比如:
代码: Dim sql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 userName & "'"
以上代码中,如果字符串变量 userName 中含有“'”单引号,则会报错。我们必须手工转化:
代码: Dim sql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 Replace(userName, "'", "''") & "'" '转化为连续两个单引号
而使用带参数查询,我们的 SQL 语句可以写为:
代码: Dim sql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然后把参数 @userName 的值以 Command 对象的 Parameter 属性来传入即可,很方便直观。
代码: With cmd '创建参数对象 .Parameters.Append .CreateParameter("@userName")
'给各参数指定值 .Parameters("@userName") = userName End With
这里还要说明 Access 存储过程中参数的使用。和 SQL Server 的存储过程中用 @ 变量指定参数,然后同名传入参数对象不同,Access 中的参数,是以“顺序”而非“名字”来识别的。传入的参数无需指定名字,随便起,SQL 中的参数名字也可以随便起,只要传入参数值时,按照 SQL 语句中的参数出现顺序指定就行了。通常,我们使用 Command 对象的 Execute 方法,直接传入参数值数组来执行~
代码: cmd.Execute , Array(userName)
再比如,你的一个 Access 存储过程这么写:
代码: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p_UserName and BookTitle = p_bookTitle
你可以就这么执行,通过传入参数值数组,但是顺序要对应:
代码: cmd.Execute , Array(userName, bookTitle)
OK,看看我们的例子中使用的两个查询,一个是写入数据。写好 SQL 语句后保存并命名
另一个读取数据的存储过程代码。
(二)使用存储过程
然后我们可以在 ASP 程序中调用这些存储过程了。
这里可以看到为什么我说 Access 中的查询就是它的存储过程——我们的 Command 对象的 CommandType 属性设置的是 4,即 Stored Proc!
so...
以下的代码很简单:
代码: 代码拷贝框 <%
Option Explicit
Dim s
Randomize
s = Rnd * 100
Dim conn, cmd
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et cmd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mmand")
conn.Open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 Source=" & Server.MapPath("sp.mdb")
With cmd
.ActiveConnection = conn
.CommandType = &H0004 '存储过程
.CommandText = "AddNewData"
End With
cmd.Execute , Array(CStr(Now()), CSng(s))
With cmd
.ActiveConnection = conn
.CommandType = &H0004 '存储过程
.CommandText = "GetData"
End With
Dim resultRS, resultArray
Set resultRS = cmd.Execute(, Null)
If Not resultRS.EOF Then
resultArray = resultRS.GetRows()
End If
Set resultRS = Nothing
Set cmd = Nothing
conn.Close
Set conn = Nothing
Response.Write "<ul>"
Dim i
For i = 0 To UBound(resultArray, 2)
Response.Write "<li>" & resultArray(0, i)
Response.Write " " & resultArray(1, i)
Response.Write " " & resultArray(2, i)
Response.Write "</li>"
Next
Response.Write "</ul>"
%>
[Ctrl+A 全部选择 然后拷贝]
运行结果:
|
|
SQL Server 中易混淆的数据类型
|
作者: overmind 加入时间: 2005-01-12 文档类型: 转载 来自: 浏览统计: total: 33 year: 33 quarter: 33 month: 33 week: 11 today: 1
(1)char、varchar、text和nchar、nvarchar、ntext char和varchar的长度都在1到8000之间,它们的区别在于char是定长字符数据,而varchar是变长字符数据。所谓定长就是长度固定的,当输入的数据长度没有达到指定的长度时将自动以英文空格在其后面填充,使长度达到相应的长度;而变长字符数据则不会以空格填充。text存储可变长度的非Unicode数据,最大长度为2^31-1(2,147,483,647)个字符。
后面三种数据类型和前面的相比,从名称上看只是多了个字母"n",它表示存储的是Unicode数据类型的字符。写过程序的朋友对Unicode应该很了解。字符中,英文字符只需要一个字节存储就足够了,但汉字众多,需要两个字节存储,英文与汉字同时存在时容易造成混乱,Unicode字符集就是为了解决字符集这种不兼容的问题而产生的,它所有的字符都用两个字节表示,即英文字符也是用两个字节表示。nchar、nvarchar的长度是在1到4000之间。和char、varchar比较:nchar、nvarchar则最多存储4000个字符,不论是英文还是汉字;而char、varchar最多能存储8000个英文,4000个汉字。可以看出使用nchar、nvarchar数据类型时不用担心输入的字符是英文还是汉字,较为方便,但在存储英文时数量上有些损失。
(2)datetime和smalldatetime datetime:从1753年1月1日到9999年12月31日的日期和时间数据,精确到百分之三秒。 smalldatetime:从1900年1月1日到2079年6月6日的日期和时间数据,精确到分钟。
(3)bitint、int、smallint、tinyint和bit bigint:从-2^63(-9223372036854775808)到2^63-1(9223372036854775807)的整型数据。 int:从-2^31(-2,147,483,648)到2^31-1(2,147,483,647)的整型数据。 smallint:从-2^15(-32,768)到2^15-1(32,767)的整数数据。 tinyint:从0到255的整数数据。 bit:1或0的整数数据。
(4)decimal和numeric 这两种数据类型是等效的。都有两个参数:p(精度)和s(小数位数)。p指定小数点左边和右边可以存储的十进制数字的最大个数,p必须是从 1到38之间的值。s指定小数点右边可以存储的十进制数字的最大个数,s必须是从0到p之间的值,默认小数位数是0。
(5)float和real float:从-1.79^308到1.79^308之间的浮点数字数据。 real:从-3.40^38到3.40^38之间的浮点数字数据。在SQL Server中,real的同义词为float(24)。 |
|
sql server 中字段类型及说明
|
作者: 加入时间: 2005-01-18 文档类型: 转载 来自: 浏览统计: total: 24 year: 24 quarter: 24 month: 24 week: 19 today: 1
Bit 1位,值为0或1 Int Integer 4字节,值为-2^31~2^31-1 Smallint 2字节,值为-2^15~2^15-1 Tinyint 1字节,值为0~255 Decimal (p,s) 数字数据,固定精度为P,宽度为S Numeric Money 8字节,存放货币类型,值为-2^63~2^63-1 Small money 4字节,存放货币类型,值为-214748.3648~+214748.3647近似数值数据类型 Float (n) N在1~24之间,4字节,7位精度 N=1~7为real
N在25~53之间,8字节,15位精度 =8~15为float
Datetime 8字节,描述某天的日期和时刻,值的精确度为1/300秒 Smalldatetime 4字节,描述某天的日期和时刻,精度为分钟 Cursor 对游标的引用 Timestamp 8字节,存放在数据库内唯一的数据 Uniqueidentifier 16字节,存放全局唯一标识(GUID) Char (n) 非unicode字符串的固定长度,n=1~8000 Character (n)
Varchar (n) 可变长度,非unicode字符串n=1~8000 Char varying(n)
Text 服务器代码页中可变长度非unicode数据。最大长度为231-1个字符
Nchar 固定长度unicode字符串n=1~4000 National character (n), National char(n)
Nvarchar 固定长度unicode字符串n=1~4000 National character varying(n)
Ntext 可变长度unicode数据,最大长度为230-1个字符 National text
Binary (n) 固定长度二进制数据,n在1~8000之间,存储空间为n+4字节
Varbinary (n) 可变长度二进制数据,n=1~8000 Binary varying (n)
Tmage 可变长度二进制数据,大小为0~231-1
注意: 1) 对于数值型数据类型,宽度(scale)是指存储在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而精度(precision)是指能存储的包含小数点在内的所有数字位数。 2) money和small money的存储宽度为4。 3) 时间戳列值在每一行更新时系统自动更新,时间戳列不能是关键字或关键字的一部分。 4) 唯一标识数据类型不能使用算术操作符(如+、-等),这种数据类型只能使用相等比较操作。Unicode是所有字符集的一致存储数据的标准。它要使用两倍于非Unicode数据存储的存储空间。 |
|
« 1 ›
|